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官媒八连发权威文章:深度解读中国经济政策新动向

时间:2025-10-08 16:02:28 来源:国是直通车 作者:国是直通车



近日,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自9月30日起,连续八天刊登了署名为“钟才文”的系列评论文章,通过多维度剖析,全面传递了中国经济政策的最新信号,有力回应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与议题。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具备坚实“稳定锚”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持续跨越多个十万亿元的里程碑,预计今年将达到140万亿元。题为《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文章指出,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在逻辑。

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有效避免了西方多党制下政策短视、朝令夕改等问题,为中国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稳定锚”。同时,中国注重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加强逆周期调节,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既保证了政策的力度,又预留了足够的政策空间,及时熨平经济运行中的波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产业转型升级:非“齐步走”的渐进过程

针对个别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题为《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总体呈现分化态势,但趋势向好,未来可期。

文章解释,产业转型升级并非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不同区域、行业、群体之间会出现分化,宏观数据与部分微观主体的感受可能存在“温差”。对此,应全面看待,不能因部分经营主体的感受不佳而否定整体经济形势。同时,要通过改革和政策发力,缩小“温差”,让广大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加快转型升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针对“在中国投资和发展机会变少”的论调,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的文章强调,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将为世界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文章举例,在人才红利方面,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数量居全球前列,每年培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超过500万人,人才红利特别是“工程师红利”不断强化,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消费扩容升级方面,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美元以上,超大规模市场体量稳步扩大,消费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投资机遇的过程。

中国宏观政策:不为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

确定性正日益成为全球的稀缺资源。题为《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的文章指出,宏观政策的确定性确保了中国经济有条件平稳运行。

文章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复杂多变,中国的宏观政策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遵循经济规律,在保持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力度和方向。

“反观一些西方国家,宏观政策短视化倾向明显,政策连续性常因选举周期中断。”文章表示,相比之下,中国的宏观政策不为任何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既可信又可靠,市场完全可以放心。

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而非“冲击”

谈及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什么,题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的文章给出明确答案:是巨大机遇,而绝非所谓“冲击”。

文章举例称,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且快速成长,每年已有近50万亿元的消费、超过20万亿元的进口。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实现“清零”,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试点稳步推进。

文章援引美中贸委会开展的会员调查称,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对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

来源:中新社
原标题:《官媒连发权威署名文章 传递中国经济政策信号》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