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7日讯(编辑 卞纯)全球科技投资领域再掀波澜!继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清仓英伟达股份后,素有“硅谷风投教父”之称的亿万富翁彼得·蒂尔(Peter Thiel)也全面抛售了其在AI芯片龙头企业的全部持股。

硅谷教父全面退出英伟达
根据蒂尔宏观基金(Thiel Macro Fund)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13F文件显示,这位PayPal联合创始人、Palantir创始人及Founders Fund掌门人,在2024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期间累计出售约537,742股英伟达股票,占其投资组合近40%。截至9月30日,其持仓清单中已无任何英伟达股份。
按英伟达该季度平均股价计算,此次抛售规模接近1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蒂尔同步调整了其他科技股持仓:将特斯拉持股从272,613股削减至65,000股,同时新建仓79,181股苹果和49,000股微软,并清仓能源企业Vistra Energy全部208,747股。
科技巨头集体撤离引发市场震荡
蒂尔的抛售动作恰逢全球科技股估值争议升级之际。就在一周前,软银集团通过多轮减持累计套现58亿美元,彻底退出英伟达股东行列。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也在三季度减持472万股,持仓量较二季度骤降65.3%。更早前,因精准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而闻名的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披露了针对英伟达的大规模空头头寸。
市场担忧焦点集中在两大层面:其一,OpenAI计划在未来数年投入超万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其资金可持续性及对英伟达等供应商的订单影响存疑;其二,英伟达对OpenAI的战略投资引发循环融资质疑,可能加剧估值泡沫风险。
泡沫预警早有先兆
尽管英伟达市值仍维持全球第一(近期突破5万亿美元),但蒂尔今年初已公开警示其估值风险。这位投资大师将当前科技股狂热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直言“AI的炒作周期已大幅领先实际经济效益”。其投资决策似乎印证了这种判断——在英伟达年内股价累计上涨超170%后选择高位离场。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精准押注Facebook、SpaceX等明星企业的顶级投资人,蒂尔的清仓举动可能预示着科技股估值重构周期的开启。随着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及AI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这场由头部机构引发的撤离潮或将持续影响市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