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顶级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态度出现了显著转变,集体减持的浪潮正席卷市场。据最新披露的信息,亿万富翁Peter Thiel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三季度清空了全部53.7万股英伟达持仓,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也在同期大幅砍仓65%。这一系列动作发生在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关键时刻,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隔夜美股市场上,英伟达股价下跌1.88%至186.6美元。Thiel Macro LLC提交的13F文件显示,其已在截至9月30日的季度内清仓英伟达。此前一周,软银也披露已出售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这些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撤离,即便在AI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也表明风险管理正成为他们投资决策的首要考量。
机构撤退与全球债务周期风险
这场机构投资者的集体撤退,恰逢全球债务周期进入后期风险阶段。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近期发出警告,称下一次金融危机更可能源于主权债务问题。美国公共债务的攀升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共同推高了系统性风险,使得投资者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
英伟达将于周三美股收盘后公布财报。尽管真金白银的投资者正在撤出,但华尔街分析师仍预期公司将交出亮眼业绩。FactSet分析师调查显示,市场预计英伟达10月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3美元,营收548.3亿美元,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乐观预期。
顶级对冲基金集体减仓,策略转向明显
Peter Thiel的Thiel Macro LLC在截至9月30日的季度内出售了全部537,742股英伟达股票。这位硅谷最具影响力的投资者之一的撤离时机引人注目,正值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且被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视为AI领域“不可动摇”的领头羊之际。
桥水基金的调仓则更为激进。最新13F文件显示,截至9月30日,桥水持有英伟达251万股,较二季度末的723万股暴降65.3%。这一转变尤为剧烈,因为就在第二季度,桥水还对英伟达持仓大幅加码逾150%。两个季度的急转弯,标志着桥水从“追随趋势”到“风险管理优先”的明显策略转向。
软银上周也披露已出售其所持全部英伟达股份。这些全球顶级机构投资者的一致行动,表明在AI热潮的表象之下,一场“避险式调仓”正在悄然发生。
宏观风险推动策略转向,投资者谨慎应对
桥水基金的大规模减仓与其创始人Ray Dalio的警告相呼应。Dalio认为全球债务周期已进入后期风险阶段,下一次金融危机更可能源于主权债务问题而非传统市场过度投机。13F文件还显示,桥水在同一季度大幅加仓美股大盘指数ETF,并清理多只新兴市场重仓股。这一组合拳式的调仓动作表明,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收紧环境下,即便是AI热潮的主要受益者,也需要重新评估风险敞口。
美国公共债务攀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央行干预措施共同推高了系统性风险,促使顶级投资者在高估值科技股上采取更为谨慎的立场。
分析师仍对财报抱有乐观预期,市场期待新亮点
尽管顶级投资者正在撤离,但市场对英伟达即将公布的财报仍抱有高期望。D.A. Davidson分析师Gil Luria在研报中重申买入评级和250美元目标价,并表示:“考虑到我们在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新云服务商和前沿实验室中看到的趋势,我们认为没有理由相信需求正在放缓,市场低估了未来几年对算力的巨大需求。”
摩根大通分析师Harlan Sur同样看好英伟达的未来表现,维持增持评级和215美元目标价。Sur在研报中表示:“我们认为又一次稳健的业绩超预期和上调指引即将到来,潜在上行空间的幅度可能再次取决于英伟达供应链在三个月内的扩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