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18日消息,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接受了红星资本局等媒体的专访。
当前,光伏行业处于产能过剩、市场扩张放缓的阶段,行业“反内卷”正稳步推进,下一代技术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光伏产业正经历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其中,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BC(背接触)、HJT(异质结)三大技术路线成为当前的主流。
当被问及哪一种技术路线可能在未来占据主导时,马丁·格林表示,他难以从这些技术路线中选出某一种技术,它们的表现都非常好。未来,技术会不断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马丁・格林告诉红星资本局,背接触技术,无论是全背接触、异质结接触还是这两种技术的组合,都能提供最高的效率。他认为,在TOPCon之后,下一个重大技术转变可能会是HBC、TBC或HTBC等背接触相关技术。

马丁·格林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也备受关注。
马丁·格林表示,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的效率非常高,它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稳定性问题。晶硅的稳定性比较强,但钙钛矿不太稳定,两者的配置不算太完美,“在稳定性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我认为,我们可能会在未来五年解决钙钛矿稳定性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对于这一技术投入量产的时间节点,马丁·格林表示无法准确预测,“可能是5年,可能是10年,等稳定性问题解决后才会量产。”
另外,市场上有一种观点是:核聚变能源是“终极梦想”,人类或能靠此实现能源自由。
未来,核聚变能源是否会对光伏行业产生根本性影响?
马丁·格林告诉红星资本局,尽管核聚变被视为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技术,但仍存在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核聚变能源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何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