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AI智能体概念板块在资本市场掀起涨停潮,成为当日最受关注的投资主线之一。截至收盘,宣亚国际(300612.SZ)、光云科技(688365.SH)、初灵信息(300250.SZ)、浪潮软件(600756.SH)、视觉中国(000681.SZ)、格尔软件(603232.SH)、华胜天成(600410.SH)等7只个股涨停,利欧股份(002131.SZ)、新开普(300248.SZ)、诚迈科技(300598.SZ)等12只个股涨幅超5%,板块整体赚钱效应显著。

2025年,人工智能(AI)发展正式迈入Agent(智能体)时代。根据普华永道今年5月发布的调查报告,88%的企业高管表示,由于AI Agent在提升效率方面效果显著,未来一年将增加AI相关预算,其中66%的使用者已感受到明显的生产力提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预测,至2026年国内企业智能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而Omdia报告进一步指出,多智能体协作、情境工程、AI安全等核心技术将推动中国MaaS(模型即服务)收入在2030年达到25亿美元。
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11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上线千问App公测版。该应用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通过免费策略与生活场景生态结合,直接对标ChatGPT。11月13日,小米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开发者在腾讯AI智能体平台完成创建后,可直接一键发布至小米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同步开设“AI智能体专区”提升用户访问效率。字节跳动Seed团队则于近日发布Lumine项目,该智能体可在3D开放世界游戏中实时感知环境、推理任务并执行操作,标志着通用智能体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同花顺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多家上市公司新增“AI智能体”概念标签。11月18日,荣联科技(002642.SZ)宣布,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服务能力,整合数据获取、预处理、特征工程及模型训练推理全流程,推出企业级知识库管理与智能应答平台,为客户提供场景化AI开发服务。11月17日,汉邦高科(300449.SZ)在智算服务领域取得突破,研发算力调度系统、AI智能体平台及搜索增强系统,支撑数字智能业务发展。11月13日,中富通(300560.SZ)宣布聚焦“AI+垂直领域”,旗下倚天科技研发气象智能体平台,天创科技推出AI警务机器人,平元科技与中资数据联合实验室提升采购精准率,并研发Agent操作系统实现“一句话构建3D数字空间”。11月10日,科华数据(002335.SZ)与希姆计算联合推出全国产算力政务智能体一体机,基于DeepSeek大模型为政务服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AI智能体概念股成为今年最强势板块之一。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A股共有344家上市公司涉足AI智能体领域,其中267家公司股价上涨,54家涨幅超50%。品茗科技(688109.SH)、开普云(688228.SH)、华胜天成(600410.SH)、巨人网络(002558.SZ)、和而泰(002402.SZ)、信息发展(300469.SZ)、每日互动(300766.SZ)、安博通(688168.SH)、宏景科技(301396.SZ)、格尔软件(603232.SH)、智洋创新(688191.SH)、吉视传媒(601929.SH)、初灵信息(300250.SZ)、四方精创(300468.SZ)14家公司股价年内实现翻倍,成为市场焦点。
值得关注的是宝兰德(688058.SH)的标杆案例。在近日举办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上,宝兰德与陕西移动联合申报的“AI投诉智策方舟”项目荣获“2025年度openEuler领先商业实践”。该项目通过openEuler系统搭建AI投诉管控平台,将投诉问答准确率从60%提升至90%,工单处理效率提高40%,成为运营商AI应用的典范。目前,宝兰德已构建“AI汇智平台”与智能体矩阵,拥有20余个通用智能体和40余个行业垂类智能体,覆盖金融、运营商、科研等领域,形成全链路AI支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