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周若涵
来源 | 独角金融
2025年11月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人潮涌动。作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顶级盛会,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以“策动金融科技新时代”为主题,吸引来自100多个经济体的3.7万名从业者参与。这场技术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国金融科技的十年蜕变,更揭示了其从区域市场走向全球舞台的出海航路。
十年前首届香港金融科技周上,中国参展商多以学习姿态聆听国际经验;而今,蚂蚁数科的全场景AI服务、度小满的轩辕大模型等技术方案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这种角色转变在展会现场尤为显著:
蚂蚁数科推出的AI手机银行方案,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即可完成转账还款、养老金查询等业务,已帮助上海银行实现业务办理转化率提升10%。其ZOLOZ风控平台更凭借毫秒级风险拦截能力,服务全球超25个国家和地区。
微众银行的分布式架构支撑着单日14亿笔交易峰值,且保持99.999%的产品可用率。该行已部署逾百个AI应用场景,50多位数字员工“上岗”后,单账户年IT运维成本仅2元。其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以“飞梭链”为底座,支持9大应用场景,连接超12家机构,实现跨境数据高效流转。
度小满的“轩辕”金融大模型在行业考试中表现优异,配套的“原力AI平台”将交付效率提升30%。通过分析每日近7万通客户交互信息,该模型可自动生成用户洞察报告,信审环节部署后审核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30秒,风险误判率降低超50%。

图源:罐头图库
宜人智科展示的“智语”大模型具备文字生成、合同审核等核心功能,其“魔方Agent平台”已构建覆盖六大领域的AI智能体矩阵。而宇信科技则通过“AI赋能,WEB3链接,全面出海”战略,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智能信贷、超级APP等全栈解决方案。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指出,区块链和AI正为市场、企业及个人带来实质效益。香港计划未来3-5年将金融机构采用生成式AI的比例提升至87%以上,这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试验场。
中国金融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超大规模市场的淬炼与立体化出海策略。蚂蚁数科ZOLOZ平台的技术可靠性,正是基于国内海量交易数据的积累;腾讯云数据库TDSQL深入印尼人民银行等机构核心系统,标志着技术输出进入“深水区”。
当前出海格局呈现三大特征:

图源:罐头图库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持续巩固:目前拥有超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预计2032年行业总收入将突破60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将扩展CIPS在港业务,金管局“金融科技2030”蓝图更涵盖40个核心项目。
企业出海路径呈现清晰梯度:“立足香港、辐射东南亚、进军欧美”成为共识。微众科技将香港总部定位为全球销售与创新中心;腾讯云通过定期认证与本地化文档适配,提升海外合规能力。蒋渝表示:“海外客户对文档质量要求极高,这促使我们建立更严谨的交付体系。”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香港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年增15%,但本地培养速度滞后;“银行-科技公司-监管机构”的协同生态需深化;新加坡、迪拜等城市的竞争,要求“中国方案”强化跨境合作独特性。

图源:罐头图库
十年间,中国金融科技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这场变革背后,是市场规模优势、技术创新积累与国家实力提升的综合体现。随着AI成为核心驱动力、跨境合作打破壁垒、政策技术形成共振,一个更高效的全球金融科技生态正在形成。
香港金融科技周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中国金融科技的出海航路。凭借经过验证的“中国方案”、清晰的梯度策略与香港战略支点,中国金融科技正以智慧与定力开辟全球新天地,实现从区域领先到全球影响力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