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外卖领域的补贴大战尚未平息,本地生活赛道已燃起新的烽火。这一次,竞争的核心从流量争夺转向更具战略价值的“用户评价”阵地。京东、高德、美团等头部平台纷纷入局,以“真实”为旗号展开信任体系争夺战,标志着行业进入深度竞争阶段。
11月17日,京东正式上线“京东点评”并推出“万人共荐,不说假话”的京东真榜。这一动作并非孤例:此前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美团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也加码本地生活业务。一系列布局表明,用户生活决策入口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当前的本地生活内容评价竞争中,“真实”已成为各平台共同的核心卖点。图为云南昆明一家餐厅内,消费者正在用手机点餐。(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新上线的“京东点评”内嵌于京东App“秒送”业务板块,覆盖“找美食、住酒店、挑好物、去哪玩、选家政”五大场景。其核心“京东真榜”通过算法筛选优质菜品,并组建10万人规模的“求真官”队伍进行盲测。首期活动已在北京启动招募,旨在通过“买吃分离”机制确保评价真实性。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的“扫街榜”则另辟蹊径:下设“烟火小店”“本地人爱吃”等子榜单,承诺“永不商业化”的同时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预计投入超10亿元补贴线下餐饮及服务行业。高德CEO郭宁强调,真实是榜单的生命力,旨在重建消费信任。
美团的应对策略是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首批汇聚超百万家高分堂食商家,覆盖从黑珍珠餐厅到社区小店的全场景。为刺激消费,平台同步发放2500万张大额消费券,形成“AI+真实高分”的决策支持体系。
其他平台亦不甘落后:小红书9月上线“小红卡”本地生活产品,抖音推出“烟火榜”并启动“烟火小店扶持计划”。密集布局下,本地生活竞争格局愈发复杂。
当“刷好评”等作弊行为侵蚀评价公信力,重建信任体系成为行业共识。京东点评通过三大举措强化真实性:
高德扫街榜则依托用户搜索、导航、到达等行为数据,结合AI算法生成榜单。其日均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超15亿公里导航里程,为榜单提供了海量真实到店数据支撑,形成独特的信用评价体系。
美团品质外卖服务通过B端大模型分析真实评价数据,剔除非真实点评,以“AI+高分”模式提升决策可靠性。三大平台的技术创新,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透明、可信的方向发展。
平台加码点评业务的背后,是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对京东而言,京东点评短期可增强用户黏性,长期有望将低频电商用户转化为高频即时零售用户,通过内容溢价替代价格竞争。对阿里巴巴来说,高德扫街榜串联起淘天、飞猪、饿了么等生态业务,形成“出行导航→目的地推荐→到店消费→团购交易→服务评价”的全链路闭环。
美团则依托大众点评多年积累的真实评价体系,巩固到店与酒旅业务的核心入口地位。这场竞争已超越流量层面,成为构建商业生态、争夺用户心智的关键战役。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指出,更可信的评价体系可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提升消费体验;对商家而言,多平台曝光意味着更多引流机会。良性竞争促使原有平台优化服务,推动行业向公平、正向发展。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国庆假期,高德本地生活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150%,10月1日—8日为线下餐饮店带去超1亿客流。随着“真实”评价体系深化,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正迎来以信任为核心的新竞争阶段,为消费者和优质商家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