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民企大佬回归潮:沈南鹏、张一鸣、张磊等重返国内舞台

时间:2025-11-18 18:18:51 来源:一见财经 作者:一见财经



近期,中国民营经济领域迎来了一股引人注目的“回归潮”,多位曾长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标志性民企大佬纷纷现身国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凸显了全球商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沈南鹏四度亮相国际金融峰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11月3日至5日,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香港举行,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作为核心嘉宾现身现场。在以“能源变革中的另类投资”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他担任主持人,与TPG联合创始合伙人吉姆·科尔特等国际投资界重量级人物展开深度探讨。这已是沈南鹏连续第四年参与该论坛,彰显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回顾去年11月18日至20日举办的第三届峰会,沈南鹏同样以主持人身份参与“影响私募市场的趋势”主题对话,与多位私募领域领军人物共话行业未来。作为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的官方论坛,该活动去年曾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亲临致辞,今年何立峰副总理则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讲话。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峰会上明确表示,香港未来几年将着力打造成为世界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之一,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提供重要枢纽。

张一鸣罕见公开露面,破除移民传闻

在互联网领域,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的回归同样引发轰动。10月10日,知春创新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张一鸣现身上海出席该中心开业仪式。这是其自2021年5月宣布“退休”后,首次在国内公开露面,也是继马云、刘强东之后,又一位“复出”的互联网民企领袖。

此前,曾有传闻称张一鸣已加入新加坡国籍,但“抖音黑板报”头条号随即辟谣称该消息不实。此次国内亮相,不仅打破了相关谣言,也传递出重要信号。据媒体报道,尽管张一鸣常驻新加坡,但自去年下半年起,他已开始频繁往返于中新两国,每月定期参加“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会议,显示其对中国业务的持续关注。

张磊“重仓中国”,高瓴资本持续加码中概股

比张一鸣更早回归公众视野的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去年10月12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张磊及跨国企业家代表团。照片中,身穿淡蓝色衬衫的张磊面带笑容,身体微倾坐在陈吉宁书记右侧,这是其沉寂两年多后首次与官员公开互动。

尽管张磊此后公开露面机会减少,但高瓴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却从未停歇。最新披露的投资报告显示,高瓴旗下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在三季度持仓中,中概股占比仍超九成,继续成为核心配置。其中,百度首次进入HHLR投资组合并迅速跻身第六大重仓股,彰显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长期看好。

企业全球化与身份认同的复杂博弈

尽管沈南鹏、张一鸣、张磊等民企大佬选择回归,但仍有部分企业执着于海外身份。以快时尚巨头SHEIN为例,其创始人许仰天早在几年前就将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SHEIN新加坡公司营收分别达215.82亿美元、309.15亿美元和370.44亿美元。然而,其生产供应链仍高度依赖广东,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才是真正的业务主体。SHEIN通过新加坡总部向广东服装商家低价采购商品,再经由美国、英国等地分销公司销售,形成独特的全球供应链模式。

尽管许仰天已取得新加坡护照,但SHEIN的上市之路却充满坎坷。此前,该公司曾努力在纽约和伦敦上市,但因各种阻力未能成功。近期有消息称,SHEIN正寻求在香港上市,或许意味着其战略重心正在调整。东星航空创始人、“前湖北首富”兰世立近日发布视频称,新加坡并未如想象中美好,且正在失去吸引力,香港才是中国富豪的“理想王国”。他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新加坡高房价、高人工成本导致赚钱困难,并透露自己虽于2002年加入新加坡国籍,但最终以“惨不忍睹”的方式离开。

企业家身份认同:业务主体与国籍的辩证关系

对于许多华人企业家而言,尽管短期内可能通过更换身份寻求发展机遇,但业务主体仍深深扎根于国内市场。这种“身在海外,心系中国”的现象,在近年来屡见不鲜。许仰天虽持有新加坡护照,但西方国家仍普遍将SHEIN视为“中国企业”;TikTok任命新加坡籍CEO周受资后,仍未能消除美国国会对其“华人身份”的质疑。这些案例表明,企业营销可以跨越国界,但企业家的祖国认同却难以轻易改变。

正如一见财经所观察,中国企业家群体正面临身份认同与商业利益的复杂抉择。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国际化布局与本土化发展,将成为未来民企大佬们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而沈南鹏、张一鸣、张磊等人的回归,或许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家正在以更自信的姿态,重新定义“全球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