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申万宏源2026年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策略团队正式发布了其2026年度策略报告。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报告中,申万宏源研究的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代表团队,深入分享了对未来牛市走向及节奏的最新研判。
傅静涛在报告中指出,本轮牛市的第一阶段行情已逐渐步入后半期,预计在2026年春季之后,科技主线可能会经历一段整固和调整期,但牛市的整体趋势并不会因此终结。相反,2026年下半年,更全面的牛市行情有望逐级展开,明年的投资机会相较于今年将更为丰富多样。
傅静涛团队提出了“牛市两段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当前所处的牛市第一阶段(1.0阶段)已处于行情的高位区域。预计在2026年春季之后,科技股可能会面临以“怀疑牛市”为特征的调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牛市的真正结束,而是为牛市第二阶段(2.0阶段)的到来做铺垫。2.0阶段的行情预计将更为全面,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
金句提炼:
报告还深入探讨了全球竞争格局的长期变化对A股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A股投资需适应并拥抱这种竞争态势。优化外循环已成为“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外开放正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直面话语权争夺,强化“竞争思维”。中国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已得到确认,外循环从“跟跑”到“领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尽管未来的竞争事件可能对市场风险偏好造成冲击,但这种影响将是脉冲式的。同时,每一次海外的扰动都将成为确认中国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契机。在“领跑”思维和竞争思维的指导下,A股市场将发生积极变化,定价机制将更能反映竞争中的得失以及竞争终局预期的变化。
在深入剖析了长期的重要变化后,报告进一步探讨了牛市两端论的核心逻辑。当前牛市1.0阶段已处于高位区域,A股AI产业链的长期性价比已显不足。根据历史经验,后续可能会出现高位震荡阶段,甚至怀疑牛市级别的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并非科技结构牛大波段行情的终结,而是消化长期性价比问题后的重新向上波段。
报告通过隐含ERP指标(即股债性价比)和PE极值来观察长期性价比。尽管利率中枢的回落导致隐含ERP中枢漂移、有效性下降,但按照海外经验,PE极值仍可作为重要参考。目前通信、电子及科创50等代表性结构牛资产的隐含ERP远未达到牛市极端值,但PE读数已处于历史极高值状态。这种状态表明,AI产业链的产业趋势大波段尚未结束,但中小波段可能出现波折,中长期性价比已显不足。
报告还提炼了三个重要的历史经验:
报告认为,2026年下半年牛市2.0阶段将到来,届时基本面周期性改善、新兴产业趋势强化、居民资产配置迁移以及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等多种因素将共振,最终引发全面牛行情。
关于基本面周期改善方面,报告指出中游制造行业供给出清的逻辑已得到一年时间的验证。预计2026年中游制造行业供给出清的线索将更加明确。资本开支底部增速可能在负的25%左右,在建工程增速每年减少约1/6到1/7,最终导致2026年年终固定资产形成增速底部在2%-3%左右。这将是五年以来第一次供给增速中枢可能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情况。
这种总体变化将带来两个中观维度上的重要变化:一是供给出清的细分行业和个股明显增加,反内卷相关细分行业2026年供给压力边际缓和的比例将超过3/4,供给侧完成出清的行业至少新增20%;二是总量上政策比、市场比、经济比依次出现的框架有效性回归。若2026年年初经济偏弱,后续政策加码的概率极大,政策底验证阶段可能就是牛市2.0启动的时间窗口。
对于2026年的基本面展望,报告认为供给侧出清的可见度依然非常高,市场主要分歧仍在需求侧。需求改善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若2026年上半年经济弱、政策不宽,则下半年有政策底的概率极大;二是外需未必会差,全球政策刺激周期以及中国和非美经济之间贸易联系紧密度的趋势性上行都将为外需提供亮点。
2026年总体供需格局为“供给出清+需求稳定”,这将带来盈利能力改善。同时若有需求侧新增亮点,则对应新增结构性投资机会。因此报告认为明年机会多于今年是一个比较确定的判断。
在盈利预测方面,报告提示2026年可能出现两个五年以来的第一次:一是A股盈利能力有效反弹;二是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出现两位数正增长。
最后报告简要讨论了2026年的风格节奏和结构特征。认为牛市1.0行情已处于高位区域,2026年春季前科技可能有一波反弹;牛市1.0到2.0过渡阶段高股息防御可能阶段性占优;2.0阶段周期搭台、成长唱戏,最终可能还是科技产业趋势+先进制造全球影响力提升作为牛市主轴线。报告关注2026年三大结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