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食品快消行业ESG竞争升级:生存之战已全面打响

时间:2025-11-19 21:09:02 来源:虎嗅APP 作者:虎嗅APP


国内部分食品快消企业评级,数据来源:妙盈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评级数据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AI生成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54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食品快消企业ESG

行业转型阵痛:从危机倒逼到战略自觉

过去一年,食品行业连续遭遇舆论风暴: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事件、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言论、西贝预制菜争议……这些案例折射出行业深层变革——当产品同质化加剧,“安全透明”与“责任担当”正取代“口味便捷”成为新竞争壁垒。商道咨询合伙人郎华指出,目前行业ESG评级呈现“金字塔”结构,蒙牛、伊利等少数企业跻身MSCI AA级梯队,多数企业仍徘徊在行业平均线。

环境维度:价值链深水区的碳博弈

食品企业碳排放呈现“长尾效应”:原材料种植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7%,包装材料关联林业碳汇,水资源管理兼具环境经济双重属性。蒙牛、伊利通过发布《气候信息披露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等专题报告,构建起覆盖全价值链的碳管理体系。其中蒙牛的数字温室气体核算平台,实现从牧场到货架的精准追踪。

调味品龙头海天创新实施内部碳定价机制,将碳成本纳入项目投资评估模型;重庆啤酒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盘点,识别出包装环节占价值链排放的43%。水井坊依据ISO14064标准完成15类排放源核算,其农业种植环节的FLAG方法论应用成为行业标杆。


图源:商道咨询《消费品行业可持续包装管理体系与最佳实践案例集》

行业痛点集中于范围三排放核算:农业环节数据缺失率高达68%,塑料包装回收率不足30%。达能“脉动瓶全瓶可回收”项目通过材料创新提升循环率,雀巢包装轻量化策略年减塑1.2万吨,这些实践揭示着绿色转型的商业价值。

社会维度:从底线坚守到价值创造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食品抽检不合格率降至2.61%,创历史新低。企业端,伊利、蒙牛等建立数字化溯源系统,实现原料批次级管控;老乡鸡公开供应商信息,将供应链透明度转化为品牌信任资产。农夫山泉在供应商准入中强制推行六大劳工标准,包括禁止强迫劳动、保障集体谈判权等。

营养健康议题正在重塑产品逻辑:海天构建“有机食品+减盐减糖+营养强化”产品矩阵,其零添加酱油市场份额突破25%;蒙牛儿童奶产品钙含量提升至125mg/100ml,响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这些创新使企业获得双碳目标外的额外增长红利。

治理维度:董事会监督的效能革命

蒙牛在董事会设立专项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24年召开3次专题会议审议ESG议题,其高管薪酬与碳排放强度挂钩机制覆盖85%管理层。伊利建立“董事会-执委会-部门”三级治理架构,将ESG指标纳入137个关键岗位KPI。这种治理升级使企业风险应对效率提升40%,据商道咨询研究。

反腐领域,海天建立“阳光采购”平台,供应商黑名单制度拦截高风险合作方23家;水井坊推行匿名举报系统,2024年处理违规案件同比下降57%。这些实践印证着:有效的治理不是成本负担,而是风险对冲工具。

未来竞争图景:精准深耕时代来临

当前行业呈现显著分化:环境维度,领先企业碳核算已延伸至牧草种植环节;社会维度,营养健康创新从产品延伸至公益项目;治理维度,董事会ESG监督机制覆盖率突破60%。这种分化预示着残酷的淘汰赛——那些仍停留在报告编制层面的企业,将在供应链碳关税、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等冲击下加速出局。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03906.html?f=wyxwapp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