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达摩财经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已于11月17日正式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此次更名仅涉及企业名称调整,法律主体及对外法律关系保持不变,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同步更新。
在完成更名的同时,北信瑞丰同步披露多项人事变动: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个人原因离任,新任赵伟婧为督察长,王博为首席信息官。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新任高管均具有北京银行背景——赵伟婧曾任职于北京银行总行营业部、北银金融租赁及中关村分行,担任风控、法律合规等职务;王博则从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起步,后任中加基金信息技术部副总监。
此次管理层换血延续了今年8月的核心调整趋势。彼时,北京银行工作超20年的刘彦雷出任董事长,华夏银行背景的宣学柱担任总经理。作为大股东的北京国际信托,与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同属北京国资体系,这为银行系资本深度介入公司治理埋下伏笔。
<从信托系到银行系基因的强化,在规模数据上得到直观印证。截至6月末,北信瑞丰管理规模仅27.06亿元,但三季度末已飙升至207.9亿元,增幅达668%。这一跃升主要得益于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金的爆发式增长——该基金三季度规模激增超170亿元,新增份额150亿份,其中两名机构投资者分别认购70亿和44亿元份额。

尽管财报未披露机构投资者身份,但频繁的资本动作折射出股东层面对公司治理的改革决心。回溯发展历程,这家2014年由北京国际信托(60%股权)与莱州瑞海投资(40%股权)共同设立的基金公司,已历经三任董事长、总经理更迭。2018-2020年曾实现规模翻倍增长,但随后陷入管理滑坡,2023年一季度管理规模跌至15.49亿元。
治理乱局终迎转机
2023年8月,曾任北京国际信托与华夏理财高管的夏彬出任董事长,其主导的市场化招聘引入宏利基金副总经理刘晓玲担任总经理。然而这组搭档未能扭转颓势,反而陷入管理层内斗、劳资纠纷等负面传闻。北京证监局今年上半年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显示,公司因治理、内控、信息披露等问题被责令整改并暂停产品注册六个月,夏彬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新任管理层阵容显示银行系资本的强势介入:董事长刘彦雷拥有北京银行多部门管理经验,历任董秘、业务总监、天津分行行长等职;总经理宣学柱则具备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双背景,曾任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这种人事布局与大股东结构形成深度呼应——北京国际信托与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同属北京国资体系重要金融平台。
目前,华银基金官网尚未完成更名,但部分网络平台已启用新名称。公司现布局权益、固收、数量、策略四大业务线,产品涵盖货币基金、短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偏股混合及股票型基金等22只产品。投研团队方面,6位基金经理中包括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程敏,以及于军华、王玉珏、胡健强、庞文杰、董鎏洋等,其中董鎏洋管理的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正是三季度规模暴增的核心产品。
得益于银行系资本注入,华银基金三季度末债券型基金管理规模达202.23亿元,行业排名跃升至第118位。这场由资本驱动的变革,能否真正破解迷你基金公司的生存困境,仍需时间检验。
•END•
联系邮箱:damofinance@163.com
合作微信:damobd,添加请备注公司及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