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梦天家居“类借壳”折戟:收购终止股价却涨停的背后玄机

时间:2025-11-20 03:04:18 来源:财经下午茶 作者:财经下午茶


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

近几个月来,A股市场频繁上演跨界收购芯片企业的资本大戏。每当此类消息披露,总能在资本市场掀起层层涟漪。然而正如行业箴言所言:"落袋为安",在最终交易落定前,任何资本运作都充满变数。这场资本博弈中,梦天家居的最新动向格外引人注目。


资本棋局突生变数

11月18日晚间,主营木门业务的梦天家居(603216.SH)发布重磅公告:终止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上海川土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土微")控制权,同步终止实控人余静渊筹划的控制权变更事项。公司股票将于次日复牌交易。

这场资本运作可追溯至11月5日。当时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川土微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与此同时,实控人余静渊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项,两项交易互不构成前提条件。

经过9个交易日的停牌协商,这场备受瞩目的资本棋局戛然而止。公告披露,因交易涉及事项复杂,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经审慎研究后决定终止筹划。值得注意的是,控制权变更计划也同步终止。

股价异动背后的市场逻辑

照理说,重大资本运作受阻应属利空消息,但11月19日开盘后,梦天家居股价却直接封死涨停板。这种反常走势折射出市场对资本运作背后深层逻辑的独特解读。

在终止收购的同时,公司同步披露另一则股权转让协议:控股股东梦天控股及实控人余静渊、范小珍夫妇等,与嘉兴汇芯及其实际控制人曹勇签订协议,以17.4592元/股的价格转让1528.45万股(占总股本6.8636%),交易对价约2.67亿元。

这笔溢价转让交易暗藏玄机:转让价格较停牌前收盘价15.70元溢价11%,整体估值达39亿元。受让方嘉兴汇芯今年10月11日刚注册成立,实控人曹勇具有私募行业背景,其控制的天恩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与梦天家居总部同处嘉兴,这种地域关联性引发市场诸多联想。


芯片"小巨人"的资本突围战

作为本次收购标的,川土微的成长轨迹堪称国产芯片企业的典范。这家由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副教授陈东坡创立的企业,专注于高端模拟芯片研发,产品涵盖隔离与接口、驱动与电源、高性能模拟三大产品线,其μMiC战略产品(micro-Module in Chip)更在行业独树一帜。

公司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17年7月首颗自研产品面市,2018年成功推出隔离器产品,2020年实现接口产品量产。当年芯片总发货量突破1000万颗并实现盈利,从成立到盈利仅用四年时间,远超行业平均周期。

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川土微屡获殊荣:2022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荣获"车规级模拟类芯片优质供应商"称号。其客户网络已覆盖超过5000家企业,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头部车企均为其战略投资者。

这家明星企业本计划独立IPO。今年6月完成股改创立大会,7月正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动作被视为冲刺资本市场的关键步骤。然而时隔三月,川土微却选择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证券化,这种战略转向折射出当前芯片行业的激烈竞争态势。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汽车芯片市场已成红海,特别是在模拟芯片领域,川土微面临着来自TI、ADI等国际巨头和国内圣邦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双重竞争。独立IPO流程漫长且受二级市场情绪影响较大,通过被并购实现证券化,可能是获取发展资金的更快捷途径。


传统家居企业的转型困局

梦天家居的跨界尝试并非偶然。这家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企业,凭借"钢琴漆涂装门"等创新产品打开市场,2005年海外营收已达8000万美元。2013年投入1.47亿元中标央视黄金时段广告,2015年签约刘德华代言,品牌知名度跃升新高度。2021年底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募集资金9.33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公司业绩自2022年见顶后持续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89亿、13.17亿、11.17亿元,同比降幅达8.60%、5.16%、15.22%;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跌,2023年、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96亿、0.61亿元,同比降幅56.56%、36.01%。


面对定制家居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司管理层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坦言:"行业护城河与芯片制造不可同日而语。"数据显示,欧派家居、金牌家居等竞争对手跨界木门业务后,梦天家居市场份额持续被侵蚀。2020年欧派木门业务收入尚低于梦天,2021年即实现反超,2024年其木门业务收入已是梦天的两倍。

在转型压力下,梦天家居早已布局芯片领域。今年3月,公司签署增资协议向重庆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增资完成后持股35%。这家成立于2024年9月20日的企业,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与销售,标志着梦天家居正式切入半导体产业链。


类借壳交易的监管挑战

梦天家居此次资本运作的特殊性在于同步推进控制权变更与资产注入,这种模式被业内称为"类借壳"。据上证报援引投行人士分析,若买方非川土微实控人而是独立第三方,则可能构成规避重组上市监管的类借壳交易。

"类借壳"没有法定定义,其核心是通过拆分控制权变更与资产注入,或调整交易条款以规避借壳上市的硬性标准。近年案例多采用先收购控制权、再注入资产的分步操作,而梦天家居选择同步推进,这种设计更易引发监管关注。

监管机构对三方交易模式始终保持审慎态度。此类交易在短时间内同时变更实控人与主营业务,可能带来控制权稳定、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重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当上市公司用全体股东资金押注高风险新业务,而原股东可能通过转让控制权金蝉脱壳时,其中蕴含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市场理性回归的信号

梦天家居案例的终止,绝非简单的"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这背后折射出交易各方在估值定价、控制权安排、业务整合等关键领域的激烈博弈。当市场逐渐认清"讲故事"式跨界并购的本质,投资者的决策愈发理性。

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跨界并购案例数量同比下降23%,完成率不足40%。这表明监管趋严与市场理性双重作用下,资本运作的投机空间正在收窄。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概念时,更需关注企业基本面与交易实质。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