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钇璟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代糖行业龙头企业保龄宝(002286.SZ)发布重磅公告:董事长戴斯觉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这一高层变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尤其是考虑到戴斯觉作为95后实控人的特殊身份,以及公司当前面临的复杂经营环境。
公告显示,截至公告发布日,戴斯觉仍通过北京永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裕投资”)持有公司2950.87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7.75%,继续保持实际控制人地位。这位1995年1月出生的年轻掌门人,自2016年起历任永裕投资董事长、中华金融并购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等职,2021年3月正式接任保龄宝董事长。
保龄宝作为中国功能糖领域首家上市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深耕行业近三十年,2009年登陆深交所主板。公司核心客户涵盖伊利、可口可乐、元气森林、雅培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代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今年以来公司管理层频繁变动:2月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延军、董秘张国刚辞职;4月张国刚被解聘副总经理职务;5月王延军再次辞去副总经理职位。对于高管变动原因及董事长离职影响,截至发稿时代周报记者未获公司回应。
二级市场反应迅速,公告发布后保龄宝股价连续两日下跌,11月18日单日跌幅超6%。截至11月19日收盘,股价报9.85元/股,较11月17日累计下跌7.77%。
掌舵四年半创历史最佳业绩
戴斯觉与保龄宝的渊源始于2017年关键股权变动。当年原董事长刘宗利等四人将2708万股(占总股本7.33%)以20元/股转让给永裕投资,同时委托12.79%表决权。交易完成后,永裕投资虽仅持股7.33%,但凭借20.12%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戴斯觉由此成为新实控人。不过其母邓淑芬曾代为担任董事长,直至2021年戴斯觉正式接掌。
恰逢元气森林气泡水爆红带动无糖饮料市场爆发,保龄宝作为核心代糖供应商业绩飙升。2021年营收达27.65亿元,同比增长34.58%;净利润2.02亿元,同比激增304.28%,均创历史新高。公司年报指出,赤藓糖醇产品供需两旺且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拉动其他功能糖产品需求。
但代糖行业技术门槛较低引发产能过剩危机。赤藓糖醇价格从2021年6月3.8万元/吨暴跌至2023年3月9500元/吨,跌幅达75%。尽管2025年11月18日价格回升至10500元/吨,但仍远低于峰值。保龄宝糖醇产品毛利率随之从28.67%骤降至-9.65%,2023年营收25.24亿元、净利润5396.90万元,较2021年分别下降8.72%和73.23%。
2024年公司业绩触底反弹,营收24.02亿元虽同比下滑4.84%,但净利润同比激增105.97%至1.11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1.26亿元、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8%和32.58%。净利润回升主要得益于赤藓糖醇市场回暖及欧盟反倾销政策带来的出口机遇,2024年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增52.58%。
实控人兄弟深陷资金困局
在公司业绩回升之际,戴斯觉突然辞职引发猜测。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控股股东永裕投资已成被执行人:2024年3月被哈尔滨中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执行标的3515.63万元;2025年6月再被南昌中院列入,执行标的飙升至2.53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永裕投资及戴斯觉本人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限制高消费,2025年9月更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

图片来源:企查查
资金压力不仅限于永裕投资。实控人戴斯觉之兄戴斯聪通过深圳松径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后,其主导的大额增持计划因资金问题停滞不前。2024年10月公告的5%-10%股份增持计划,截至2025年10月8日仅完成0.35%(129.94万股),公司多次以“资金安排问题”为由延期增持期限。
保龄宝在最新公告中坦言,增持计划可能因资金不到位、股价波动等因素无法完全实施,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这场由年轻实控人辞职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将这家代糖龙头推向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