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钟睒睒豪掷2800万,农夫山泉开辟食用冰新赛道

时间:2025-11-21 18:54:52 来源:互联网那些事 作者:互联网那些事



曾以瓶装水业务登顶首富宝座的钟睒睒,如今将目光投向了“冰”赛道。这位被业界称为“天才操盘手”的企业家,正通过2800余万元的重资产投入,为农夫山泉开辟一条全新的增长曲线。

农夫山泉押注食用冰赛道,产能扩张引关注

近日,农夫山泉(建德)新安江饮品有限公司的动向备受行业瞩目。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计划投资2842万元扩建食用冰生产基地,在6个月工期内完成两条生产线的部署:一条流水方冰生产线与一条高透冰制冰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能达7000吨,按山姆渠道2Kg/袋的规格计算,可年产350万袋食用冰;若以160g/杯的零售冰杯规格计算,年供应量将突破4375万杯。

这一战略布局的背后,是农夫山泉对冰品市场潜力的深度洞察。以杭州市场为例,2025年暑期高温天气持续,便利店冰杯日均销量达20-30杯,盒马鲜生冰棒回购榜TOP1位置被冰杯牢牢占据。上游供应链数据更为直观:杭州萧山金凌制冰厂负责人透露,6月日均售冰3吨,7月激增至30吨,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即已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制冰机从“小众厨电”跃升为大众消费热点,京东618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100%,淘宝某家用制冰机凭借“杭州市一周100+人购买”的标签冲上热销榜第二名。



气候变暖催生万亿冰品经济,农夫山泉抢占先机

农夫山泉的决策并非孤立事件。奥纬咨询机构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增速将达39%,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这一判断与全球气候趋势高度契合:2024年东南亚、南亚多国遭遇极端高温,孟加拉国、泰国等地气温突破40℃;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亚洲地表年均温度达有记录以来第二高,且热浪、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正从“偶发”转向“常态化”。

四川大学“高原-盆地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研究团队副研究员王楠指出,全球变暖将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冬季北半球极寒事件增多,夏季高温热浪频率增加。这种气候模式直接放大了消费者的解暑需求,推动冰杯、制冰机等产品从季节性消费转向日常必需品。农夫山泉的2800万元投资,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



数据解码钟睒睒的冰品战略: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

2025年,农夫山泉在冰品领域完成两大关键布局:其一,在山姆上架2Kg/袋的食用冰产品,凭借“化得慢”的品质优势引发抢购,甚至出现供不应求;其二,创新“搭售模型”,消费者购买果汁等产品加1元即可获赠冰杯。这一策略成效显著:饿了么、淘宝闪购数据显示,6月冰杯及相关组合订单量同比增速分别达267%、321%、261%,成为即时零售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2024夏季即时零售冰品酒饮消费洞察报告》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商业价值:2024年6月,“酒+冰块”“饮料+冰块”类订单同比上涨170%、142%,冰块对酒水饮料的带动效应显著。在社交媒体平台,农夫山泉冰杯衍生出“冰块+水溶C+西洋酒=微醺好物”“冰块+东方树叶+蜂蜜=解暑神器”等海量种草内容,既为品牌开辟新营收曲线,又通过社交价值强化年轻消费者黏性。



结语:一场关于趋势、消费与未来的精准博弈

从瓶装水到食用冰,钟睒睒的每一次战略转向都暗合市场逻辑。当气候变暖重塑消费习惯,当即时零售重构渠道边界,农夫山泉通过“冰/饮品共生”模式,不仅为品牌注入新增长动能,更重新定义了冰品赛道的竞争规则。这场2800万元的豪赌,或许正是下一个十年的关键伏笔。

参考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钟睒睒杀入600亿新赛道

杭州日报:杭州:高温天里的“冰经济”有多热?

北京商报:农夫山泉拟投资2842万扩建7000吨食用冰项目基地

封面新闻:高温炙烤下的东南亚:极端天气已进入常态化模式?

DoNews:农夫山泉加码7000吨食用冰项目布局高端冰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