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黑土育红粱,清香溯本源:汾酒原粮基地落户吉林梨树县

时间:2025-09-23 17:08:55 来源:YOUNG财经 作者:YOUNG财经



黑土育红粱,清香溯本源:汾酒‘第一车间’落户吉林梨树县

金秋九月,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迎来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近十万亩高粱田如红色海洋般翻涌,沉甸甸的穗头压弯了茎秆,将北纬43度的黑土地染成一片绯红。这片被称作‘耕地中大熊猫’的沃野,正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汾酒‘第一车间’的原粮溯源之旅。

9月16日,2025‘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在梨树县正式启动。这是汾酒继七月新疆奇台基地之行后,再次将品质管控的触角延伸至原料源头。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们深入田间,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近距离感受一粒高粱如何蜕变为清香美酒的全过程。



黑土地的馈赠:解码汾酒品质基因

为何汾酒要将核心原粮基地选址梨树县?答案藏在这片土地的独特禀赋中。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的松辽平原腹地,梨树县享有‘东北粮仓’的美誉。肥沃的黑土层厚度达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超过3%,配合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为高粱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

‘这里产出的高粱具有三大特质:颗粒饱满、容重高、淀粉含量达72%以上。’汾酒原粮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这些特性直接提升了出酒率,更赋予酒体更醇厚的口感。早在2012年,汾酒便将梨树县纳入东北高粱战略版图,如今这里已成为保障清香型白酒品质的关键原料基地。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揭示了高粱与白酒的深层关联:‘高粱中的单宁是酿造的核心密码。就像葡萄的单宁成就葡萄酒的风味,高粱单宁在发酵中转化为酚类、醛类物质,形成了清香型白酒独特的果香与花香。’他特别指出,汾酒选用的‘粳高粱’支链淀粉占比达90%,这种结构使其在蒸煮过程中更易糊化,为清香工艺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链条管控:构建品质护城河

‘品质管控不是某个环节的优化,而是从土壤到酒杯的系统工程。’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总工程师韩英展示了汾酒的‘五维品控体系’:在选地环节,通过土壤检测、气候分析确定最佳种植区;育种阶段,与农科院合作培育专用高粱品种;种植过程执行‘五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仓储环节采用低温恒湿技术;生产阶段实现原料批次追溯。

数字化手段的引入更让品质管控如虎添翼。韩英透露:‘我们在基地部署了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并通过AI模型预测病虫害风险。2024年试点的大数据平台,已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追溯。’

十年耕耘:书写品质答卷

汾酒的原粮战略始于2009年。历经16年布局,已形成覆盖山西、吉林、甘肃等7省的150万亩原粮基地,相当于140个西湖的面积。这种‘重资产’模式不仅构建起品质壁垒,更创造了显著的社会价值。

‘种植酿酒高粱的亩均收益比玉米高30%,带动了10万农户增收。’汾酒社会责任部负责人介绍,企业因此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汾酒开创了白酒行业‘从土地到酒杯’的品质溯源范式,推动行业供应链向透明化、标准化进化。

这种进化在‘走进汾酒第一车间’活动中得到生动诠释。自2021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带领数万人次走进山西沁县、甘肃山丹等基地,通过‘可感知的品质’建立消费者信任。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评价:‘汾酒把原料基地变成了品牌课堂,让消费者直观理解‘一方水土酿一方酒’的价值。’

从一粒种子到一杯美酒,汾酒用十六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粮心’之路。这条路始于对品质的敬畏,成于对初心的坚守,终将通向中国白酒更广阔的星辰大海。当秋日的阳光洒在梨树县的红高粱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丰收的景象,更是一个民族品牌对品质的永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