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
据“上海市场监管”消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教育、公安等三部门发布通报,针对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行为,公安机关已正式立案侦查,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控制措施。
通报指出,此次事件源于市民对9月15日绿捷公司供应的校园餐中虾仁炒蛋存在质量问题的反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经查证,当日9时40分左右,绿捷公司派驻静安区某小学的经理孙某某在验收配送食材时,发现3箱解冻焯水的虾仁中,有一盆(约18公斤)存在虫体。孙某某随即向公司品质部负责人钱某报告,钱某又将情况上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张某某指令业务经理对供应至211所学校(含分校区)的虾仁原料及成品菜全部下架并销毁。
然而,次日张某某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宣称下架原因系“虾肠外溢导致泥沙混入”。这一涉嫌瞒报食品安全信息的行为,引发了更严重的社会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涉事企业立案侦查,并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
事件曝光后,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孩子所在学校当日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家长称虾仁炒蛋散发出异味。上海市普陀区一所小学的家长透露,学校当日未提供原定的米饭、蔬菜和肉类,而是发放了饮料和面包作为替代。另一位徐汇区家长则表示,孩子称虾仁炒蛋有臭味,学校随后发放面包作为补偿。
图源:视觉中国
此次事件将绿捷公司推向公众视野。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实缴资本1200万元,业务范围涵盖餐饮管理、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等。2024年,该公司参保人数达1567人。据上观新闻转载“今日闵行”报道,绿捷公司作为主营学生营养午餐的团餐企业,曾宣称通过科学管控确保餐食“安全、营养、美味”,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日供餐量超50万份。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8月,绿捷公司中标27个校园餐饮服务项目,包括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上海市光明中学等知名学校。其中,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外国语学校的中标公告显示,学生午餐标准为初中15元/份、小学13元/份,合同一年一签,净利润率为5%。
尽管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但校园餐的品质与安全仍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保障学生饮食安全需要企业严格自律与监管部门高效履职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