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重庆银行跻身万亿俱乐部,零售业务却现亏损困局

时间:2025-09-17 03:12:13 来源:达摩财经 作者:达摩财经


出品|达摩财经

作为西南地区头部城商行,重庆银行(601963.SH)近日交出一份颇具看点的成绩单。这家扎根山城的金融机构不仅提前完成"十四五"万亿资产战略目标,更以17.76%的资产增速成为全国首家万亿级A+H股上市城商行。然而,在规模扩张的狂欢背后,个人银行业务4270万元的亏损数据,却暴露出其业务结构失衡的深层危机。

万亿资产背后的对公狂飙

截至7月31日,重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0087万亿元,较年初激增1521亿元。这一数据不仅提前实现战略目标,更在A股42家银行中以14.8%的半年增速位列第二。支撑这场规模盛宴的,是对公贷款与金融投资的双重驱动:

  • 对公贷款总额达3776.38亿元,同比激增近30%,占比提升至75.73%
  • 金融投资规模增至4046.98亿元,其中证券投资同比暴增34.1%至3087亿元
  • 双城经济圈信贷投放近1400亿元,租赁商务、水利环境等行业增速超20%

这种"强对公"策略带来显著效益:上半年利息净收入58.63亿元,同比增长12.22%;净息差较年初回升4个基点至1.39%,成为7家息差回升的上市银行之一。负债端成本优化功不可没——短期限定期储蓄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70亿元高成本资金出清推动负债成本下降30个基点。

零售业务的冰火两重天

与对公业务的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零售板块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上半年个人银行业务:

  • 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减少1.98亿元
  • 税前利润亏损4270万元,较去年同期4.3亿元盈利出现断崖式下滑
  • 零售贷款占比降至19.98%,较年初下滑2.29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除个人消费贷增长36.1%至200.34亿元外,按揭贷款、经营贷、信用卡透支分别减少10.71亿、0.18亿、22.47亿元。更严峻的是资产质量恶化:零售贷款不良率从2.71%升至3.01%,其中按揭、经营贷、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上升0.72、1.28、1.05个百分点。

信用减值损失的暴增成为利润杀手。上半年该行计提19.15亿元减值损失,同比多出2.93亿元,其中零售不良贷款核销与拨备占据大头。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贷新增200亿元规模虽稀释了不良率,但若剔除该因素,实际资产质量恶化程度更为触目惊心。

转型阵痛中的突围路径

面对"重对公、轻零售"的结构性矛盾,新任董事长杨秀明提出的"零售数字化转型"战略尚未显现成效。尽管消费贷规模快速增长,但风险管控能力未能同步提升,导致不良率不降反升。这种困境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国有大行下沉竞争中的普遍焦虑:

  • 国民消费力下降导致零售需求萎缩
  • 大型银行区域下沉挤压生存空间
  • 数字化转型成效滞后于业务扩张速度

当前重庆银行正站在关键转折点。虽然借助成渝经济圈建设机遇,对公业务保持强劲增长,但1.39%的净息差仍低于A股银行1.53%的平均水平。如何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构建差异化的零售服务体系,突破路径依赖,将成为决定其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