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国民品牌南方黑芝麻糊:从辉煌到卖身,跨界为何失败?

时间:2025-09-25 03:03:22 来源:快刀财经 作者:快刀财经

“黑芝麻糊哎——”这句经典的广告语,曾让南方黑芝麻糊火遍大江南北,连续20年稳坐市场龙头地位,成为无数人电视机前的童年回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国民品牌的光环逐渐黯淡,如今甚至走到了“卖身”的地步。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南方黑芝麻糊的兴衰历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将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以及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的详细解读:

大家上一次喝芝麻糊是什么时候呢?作为曾经的国民品牌,南方黑芝麻糊不仅靠一句广告语火遍全国,更连续20年占据市场龙头地位,是无数人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时代的浪潮中,南方黑芝麻糊的光环逐渐黯淡,如今已走到了“卖身”的地步。上个月,有消息称广西国资将以9.42亿元收购南方黑芝麻20%股权,并通过“表决权放弃+业绩对赌”方式获得其37.66%的控制权。这场收购背后,暴露出的是南方黑芝麻糊的一地鸡毛。

好好的南方黑芝麻糊,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呢?

回顾其发展历程,南方黑芝麻糊曾一度顺风顺水。1991年,其营收突破8000万元;1994年,销售额破亿;到了2014年,仅靠黑芝麻糊这一个明星单品,营收就高达1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60%。然而,如今的南方黑芝麻糊却陷入了经营困境。

截至今年一季度,南方黑芝麻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1.73亿元,但其短期借款却高达7.66亿元,流动比率远低于安全线,债务压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更严重的是,其2021-2024年的营收连续三年下滑,净利润同比减少了将近70%。2023年财报虽显示盈利4308万元,但主要依赖资产处置收益,经营性现金流仍不乐观。同时,传统经销商数量锐减,南方黑芝麻糊可谓摇摇欲坠。

那么,南方黑芝麻糊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呢?

事实上,看似没有对手的南方黑芝麻糊,更像是自己跑偏了。虽然在国内整体糊类食品行业中,其市占率依然领先,但入行门槛低、市场规模有限,发展已顶到容量上的天花板。同时,一些更年轻的食补品牌不断侵占市场,对南方黑芝麻糊形成冲击。

内忧外患下,南方黑芝麻集团曾多次尝试换个赛道突围,先后进军电商市场、战略布局医疗行业等,但均未能扭转颓势。

尽管跨界发展遭遇挫折,南方黑芝麻依然执着。2020年,其大手一挥,6553万元入股广投国医,却因股权纠纷计提减值,未能打开健康市场不说,就连医院的营业也处于停滞状态,无任何现金流入。

此外,2022年9月,南方黑芝麻向广西南宁地方政府的一项养老PPP项目投入7232万元,但直至2023年财年末,仍未能收到预期的运营补贴及收益。

眼看一个接一个的踩雷,南方黑芝麻集团却没有停手的打算。2023年4月,其又开始涉足新能源领域,甚至不惜向银行贷款22亿投资储能锂电池的发展。然而,时至今日,项目却因各种原因而停滞,前期投入血本无归。

不仅连续五年净利润下滑,而且各种折腾不仅没做出新的业绩,反而拖了自己一身的债。连芝麻糊这个主业,也失去了重心。

自打频繁跨界后,南方黑芝麻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一路下跌,到2018年的时候,仅占1.7%,其研发人员也仅有12人,被外界质疑“初心不再”。

而反观竞争对手,却已推出低糖糊、谷物棒、固体饮料等新品类。比如后来居上的五谷磨房,去年营收达38亿元,增速是南方黑芝麻的5倍。

曾经响彻全国的南方黑芝麻糊,如今早已被同时期的食品类公司远远甩在后面。

固守传统虽终将被淘汰,但盲目跨界更会加速衰落。在几代人的生活中陪伴了整整40年的南方黑芝麻糊,如今卖身国资,是否会等到转型的新起点呢?

- End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ikua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