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李湛深度剖析:宏观经济下股市资金流入现状与趋势

时间:2025-09-26 16:12:02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李湛,作为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的股市资金流入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一、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全国三季度宏观经济情况概览

7-8月期间,我国经济呈现出出口维持较高景气,但内需明显走弱的态势。经济数据边际放缓势头显著,7-8月数据拟合的三季度GDP增速约为4.8%,较7月当月拟合的GDP增速5%左右有所下滑。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减弱,消费待提振:8月社零同比上涨3.4%,增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季调后环比仅上涨0.2%。特别是“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品类消费增速回落明显,如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通讯器材类等。
  • 固投增速降幅扩大: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对后续出口前景不确定性担忧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抑制投资意愿;基建投资同比下降;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所扩大,房地产市场呈现加速下行态势。
  • 出口维持偏高景气:8月出口同比为4.4%,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源于基数影响,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与7月差别不大。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出口同比增长,对冲了对美出口的影响。
  • 企业与居民部门借贷意愿偏弱:8月社融存量增速为8.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仍靠政府债融资支撑。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中长贷均同比少增。

(二)四季度经济金融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 消费回升有限,国补资金急需补充:当前消费者就业指数偏低,居民就业偏弱拖累收入以及消费意愿。商品消费对于“以旧换新”政策依赖度较高,四季度存在追加补贴资金诉求。
  • 投资面临下滑压力:制造业投资方面,开工率不足、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抑制投资意愿;基建投资方面,极端天气影响开工进度,化债压力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掣肘投资能力;房地产投资方面,当前地产基本面未见企稳迹象,“收储”见效尚需时日。
  • 低通胀仍在持续:内需不足掣肘价格回升节奏,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较长一段时间维持在1%以下。海外能源价格难以反弹,国内“反内卷”聚焦光伏等中游制造业领域,全面抬升商品价格力度有限。

二、资本市场走势解析

(一)三季度以来市场支撑因素与可持续性

  • 市场微观流动性整体充裕: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扩张,市场推测增量资金流入股市,做多情绪形成正反馈。7月-8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当月值同比多增,指向股市走强带来了增量资金入场。
  • 外部风险持续缓释:中美会谈后,双方如期推动关税谈判展期。同时,美国与欧盟、日韩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关税谈判整体顺利。此外,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推动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出。
  • 宏观政策预期有所抬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宏观价格回升预期,科创政策刺激助推科技行业上涨情绪。进入10月中下旬后,市场对于明年宏观政策和“十五五”规划产业预期有望抬升。

(二)市场资金结构变化

  • 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私募、游资、杠杆资金:私募基金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自2024年924以来持续攀升。此外,杠杆资金流入速度明显提升,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后继续增加。
  • 上交所个人新开户未见明显增长:7月上交所A股中的个人新开户数与前期相比并未明显暴涨,表明当前散户入市意愿并不强烈。与此相对,上交所A股中机构新开户在稳步抬升。
  • 居民资金或通过理财产品进入股市:央行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显示,居民的储蓄意愿仍在攀升,而投资意愿中倾向于选择股票和基金来投资的意愿均在下降。在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固收基金规模并未明显扩张,或指向居民资金在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股市。

(三)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主要包括:中美关税谈判进展以及特朗普对华政策是否会出现较大变化;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在行业层面具体举措能否迅速出台落地实施;促进服务消费、地产等稳增长举措政策力度。

(四)政策建议

  • 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当前市场仍以私募、杠杆资金为主,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有待提升。可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扩大社保、年金等权益投资比例,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
  • 增强政策协同与预期引导:针对中美经贸、产业监管等外部不确定性,建议加强跨部门协调,适时释放稳增长信号,稳定市场信心。
  • 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加强对杠杆资金监测,防范短期投机资金过度炒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