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消费潜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提速

时间:2025-09-26 15:10:01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王怡菲)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领域亮点频现。今年以来,各类体育赛事密集举办,“苏超”“村超”等群众性赛事持续火爆,赛事经济成为消费新引擎。

与此同时,体育消费潜力加速释放,产业转型与融合创新步伐加快。在政策支持下,体育产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健迈进,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苏超”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图片截自微博)

多点开花:群众体育赛事掀起热潮

今年5月以来,“苏超”联赛成为社交媒体焦点。7月5日,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吸引60396名球迷到场;8月17日,南京与盐城的对决上座率达60633人;9月6日,南京对阵徐州的比赛更是以60817人创下全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上座纪录。据统计,“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13亿,展现出群众体育赛事的强大吸引力。

与此同时,“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带动“浙BA”等赛事掀起消费热潮。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体育场地面积增至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新增11.31亿平方米。

青少年体育发展同样成果显著。全国共举办“奔跑吧·少年”活动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实现年龄段和时段全覆盖,强化了“健康第一”的理念。

竞技体育领域,“十四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创造历史集中举办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透露,截至2024年底,中国体育健儿共获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会成绩均创历史新高。



图为在浙江省嘉兴市科技馆,小朋友正在体验人工智能互动体育装置。(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转型提速:数智化引领体育消费升级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互动舞蹈、虚拟骑行、激光射击等数智体育产品成为焦点。腾讯推出的“舞力全开”体感游戏,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全身舞动操作,推动全民健身便捷化。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线上健身平台、VR/AR观赛等技术的普及,体育消费正从传统商品向服务消费延伸。

“体育+”融合业态持续深化,与文旅、商务、教育等领域深度联动。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赛事活动、体育培训、健身休闲成为消费新热点。以“浙BA”为例,280场比赛吸引近92万人次观赛,门票收入超710万元,带动相关消费超10亿元。飞盘、攀岩、滑雪等小众运动兴起,进一步激活装备和培训市场。

冰雪运动表现尤为突出。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总经理赵兰菊表示,2024—2025雪季接待人次突破100万,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5%,凸显冬季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扩容提质:政策红利释放消费潜力

体育消费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九部门出台《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为产业升级提供方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透露,将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化赛事经济监测,推动消费成效量化。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提出,通过“办活动”搭建促消费平台、“强创新”打造多元化场景、“优环境”培育融合消费增长点,推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近期,各地纷纷发放体育消费券,如成都联动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河南计划在冰雪季发放50万元专项券,进一步刺激市场活力。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各方协同发力,我国体育产业正以高质量发展姿态,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