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投资大转移:资金流向科技自主与大国博弈新赛道

时间:2025-09-26 16:02:31 来源: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趋势


作者 | 严九元


一场静默却影响深远的投资大转移,正在中国悄然发生。从固定资产投资到资本市场,从产业布局到政策导向,资金流向的剧烈调整,正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最能反映经济活力的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增速骤降至去年的六分之一,创下25年来最低纪录。但令人意外的是,政策层面不仅未急于刺激,反而加速削减高铁、城建等传统基建项目。这种“逆周期”操作背后,实则暗藏更宏大的战略考量。

资本市场同样出现反常信号。上证指数冲击3900点十年新高之际,一股精准力量将其压制在3899.96点。多笔亿元级大单集中抛售金融权重股,银行、证券板块遭遇重创。这种“有形的手”干预,传递出明确信号:资金不应滞留金融领域,而需流向更具战略价值的赛道。

政策导向已清晰指向两大方向:

  • 提高A股“含科量”:证监会明确要求提升上市公司硬科技比例,目前科技企业占比已达四分之一;
  • 构建科技牛市:《财经》杂志直言,突破卡脖子技术需要投资者共同买单,资金需向芯片、AI等关键领域集中。

产业资本布局同步剧变。传统民生领域投资全面收缩,公路、桥梁、医疗、教育、房地产增速均为负值,各地主动叫停能拉动GDP的基建项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国博弈相关领域投资暴涨:航空航天投资增长26.2%,通用设备增长13.7%。资金流向的“一降一升”,勾勒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清晰脉络。

智谷趋势创始人严九元指出,政策意图已非常明确:通过行政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作用,推动资金从传统赛道持续流向芯片制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大国博弈核心领域。这场投资大转移,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理解这一趋势,能解释诸多政策动向:

  • 为何反复强调“反内卷”与“统一大市场”,避免各地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 为何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拒绝低效“摊大饼”;
  • 为何所有政策都在为硬科技突破开路,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向关键领域集聚。

钱往哪里流,机会就在哪里。当资源从民生体系转向强国体系,资产配置逻辑必然发生深刻变化。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哪些赛道存在结构性机会?如何避免在转型中被边缘化?

今晚20:00,严九元将通过直播深度解析这场投资巨变,揭示资金流向背后的战略意图,并给出具体应对建议。直播无回放,点击预约,把握转型期关键机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