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存款搬家现象解析:当前阶段与市场影响

时间:2025-09-22 21:10:12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证券市场周刊

文/廖宗魁

近期,A股市场虽经历短暂调整,但整体强势格局未改。上证指数持续逼近3900点关口,创业板指数更是一路高歌,创下本轮行情新高。在政策强力驱动下,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为市场提供坚实支撑;而资金面的活跃,尤其是存款搬家的加速,成为推动行情走高的核心动力之一。投资者普遍关注:当前存款搬家处于何种阶段?如何有效监测这一趋势?

非银存款激增,资金流向股市迹象明显

根据央行最新金融数据,2025年8月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则同比多增5500亿元。这一数据对比揭示,存款搬家现象已悄然发生,且资金大概率流向了股市。非银存款主要包括证券保证金存款、理财公司存款等,其大幅增长往往预示着投资活动的升温。

华泰证券指出,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是观察资金是否流入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历史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回升初期往往是牛市的中继阶段。本轮非银机构存款增速自2025年1月开始回升,表明当前股市流动性环境整体充裕。不过,目前尚未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迹象——前8个月居民存款累计增长9.7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200亿元。后续需持续关注居民存款的相对变化,定期化比例也是重要监测指标。

存款搬家处于早期阶段,潜在入市规模可观

中国银河证券测算显示,2025年8月居民存款同比增速约为9.8%,连续2个月下降,但仍高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约1个百分点。尽管两者差值已连续三个月收窄,但尚未回落至M2增速之下。这表明,存款搬家迹象虽初步显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居民存款规模约为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4倍。在居民财富再配置的大背景下,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规模将非常可观。这场刚刚启动的存款大搬家,或将重塑中国家庭财富资产配置的新格局。

M1-M2剪刀差收窄,存款活化加速

存款搬家的另一个体现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的持续提升,以及M1与M2“剪刀差”的收窄。2025年8月,M1-M2剪刀差为-2.8%,较上月进一步收窄0.4个百分点。历史数据显示,M1增速与股市表现存在较强相关性,M1增速上升通常伴随着股市的走强。8月M1同比增长6%,较2024年9月大幅提升9.3个百分点。

M1主要包括现金、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以及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等随时可用的“活钱”,而M2则包含定期存款。剪刀差收敛表明,更多资金正从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存款,资金活化程度显著提升。

驱动因素:房产配置转向与股市吸引力增强

是什么原因驱动了存款搬家?从居民资产配置的角度看,过去很长时间,居民资产主要配置于房产。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承压,居民观望情绪浓厚,导致存款不断增加。随着利率中枢的不断下移,存款收益越来越低,而恰逢股市不断走牛,自然吸引了居民配置资金的进入。

(本文刊于09月20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