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半夏投资李蓓:风格切换的种子正在发芽 耐心等待准备起飞

时间:2025-09-27 10:11:16 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网易财经

近期,市场上有不少关于老登资产和小登资产的激烈讨论,甚至出现了老登们和小登们的互相调侃,批评,甚至讽刺。体现出在当前市场,结构性特征已经超过总体方向,成为市场更大的主要矛盾。

几周前,我接受了 天玉朋友圈 的采访,这应该是我时隔2年,第一次接受采访,采访中正好涉及了对这些市场结构性内容的讨论。而彼时,老登和小登的对立尚未演变到如此激烈。

之所以接受这个采访,首先是因为天玉的采访提纲打动了我,区别于其它采访的关注点基本全在市场观点上以及所谓的女性特质上,天玉的采访有一半的问题是关于心态,问我对市场的心态,对投资人的心态,对自己的心态,这些心态超脱了性别的范畴,直击人性的底层,在我看来,正是决定了一个投资人长期表现的最关键因素。

然后碰巧,经历了过去2年的各种波折,也就在过去几个月,我正好实现了一些新的认知,完成了对自己的心态的调整,达到了新的精神状态。我刚好准备好了,而这份采访要约恰逢其时的出现。

在此,我将采访中关于市场结构和心态的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过去两年其实算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低谷,基金业绩出现一些波动,公司管理规模出现一些波动,媒体和舆论对我的评价也出现一些波动,很多人对我的态度会有比较多的转变。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我需要找到一个方法,得到一个出口,去跟世界和解,需要依然保持快乐,需要继续在这个世界里面得到快乐。

经过2年时间,我的确找到了答案:

你需要去爱这个世界,然后要更爱你自己。

所谓的爱这个世界,就是你要有一个比较包容的心态和怜悯的心态,去理解它。然后像悉达多说的那样: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

所谓的更要爱自己,就是当你比较完整和深刻的理解了这个世界后,要深刻和完整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边界和优势,知道自己的弱点和劣势。尽量更好的去顺应世界,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让自己以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处于世界中,绝不过苛求自己。

比如对于市场

如何去爱市场?

我们需要先理解市场:市场天生就不是处于完全理性秩序中的。他一定会有时候是贪婪的,有时候是恐惧的,有时候是泡沫的,有时候是超调的。

有些比较理性的一些投资人,他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市场,容易按自己期待的完美状态去比照市场,然后他就容易去怨恨泡沫,鄙视它,嫉妒它。

比如其实最近就有一些同行,关于某一些板块的讨论。我们能看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经历过周期,比较理性的投资人,他会去公开质疑盈利的可持续性,质疑长期市场空间的可靠性,质疑估值水平的畸高。

但如果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真的去理解市场。你就不会怨恨和嫉妒,你就会觉得还好,因为你知道泡沫这个东西它就是市场内涵的必然的一个部分,包括过度的萧条也是。泡沫的发生并非偶然,低利率低物价弱财政高风险偏好的环境,就是泡沫的温床。

其实,正是市场中不理性的成分,构成了这个市场的魅力所在,也带来了我们参与这个游戏的重大的快乐。如果市场极度理性,那我们这个职业又该是多么的平淡和枯燥无味啊。

市场的飘忽在于它由人性而演绎,贪婪和恐惧塑造了市场的山峦起伏。每一位参与者在市场中都在经历一场长期的修行。修行这种东西,总是要先经历长时间的克制和煎熬,豁然开朗后,会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如何在市场中更爱自己?

当你知道泡沫和超调都属于市场中必然的一部分后,你还需要了解你自己,你需要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轻松的驾驭泡沫,需要知道历史上就没有人能轻松的驾驭泡沫。

我一直有年轻的心态,不想总跟老登一起玩,希望也跟小登们玩在一起。前两个月我为了跟年轻人玩到一起,熬了几个夜。结果激素水平迅速失调,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也下滑,最近连着去了好几次医院。医生要求我以后还是要早睡早起好好睡觉。

当我们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年轻人,但身体已经不支持自己像年轻人一样折腾自己。

最近有一位著名的老登投资人说到自己买科技股,就说:

对我来说也是很痛苦,我买了以后才后悔,把我折腾的多少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要爱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重仓科技股冲浪这种事情,对于钱多年纪大风险偏好低的投资人,心理上可以理解,思想上可以包容,但自己的身体上是不适合的。

而即便对于投机高手,泡沫也是难以驾驭的。

索罗斯曾经说过:

当我看到一个泡沫,我会买入,这是我的赚钱之道。

这句话是很多人勇敢拥抱泡沫的信心来源和精神支柱。

但索罗斯本人的徒弟,索罗斯基金的实际掌舵人 德鲁肯·米勒,2001年在互联网泡沫的顶部加仓,导致了索罗斯基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亏损。

当你同时理解了泡沫的必然性和泡沫的难以驾驭,你就能够摆正你的心态,就是我既不过度的去追逐它,我也不试图去站在它的对立面。

具体到我这里,具体到本轮的科技股轮动热潮,我的认知是:

1,当前国内处于低利率低物价弱财政高风险偏好的环境,容易出现泡沫。

2,因为我并不是科技专家,如果我去直接买股票参与这类机会,那么我不擅长选细分赛带,也不擅长选个股。买科技个股这个事情,它是在我的能力圈以外的。

3,我发现细分赛带的波动其实比较大,市场存在赛道之间比较强的轮动。如果持有单一或少数赛道,波动是比较大的。这种波动超出了我能容忍的范围。

基于以上这些认知,我采取的方法是买入中证500股指期货,也就是IC,来间接参与科技热潮,理由包括:

1,中证500的成分股中科技股含量比较高,高于其它主流宽基指数

2,因为中证500成分股同时含有多个细分赛道的科技股,在轮动中此起彼伏,指数的波动远小于细分赛道,呈现出很高的夏普比例。持仓体验好。

3,IC股指期货有很强的流动性

4,IC股指期货还有高的贴水,年化比中证500指数本身增强10%左右,提供了很高的下行保护。

因此,虽然今年的市场的结构和风格并不在我所擅长的领域,我还是跑赢了沪深300。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还是有一部分这一类的投资。

从道的层面,我知道当前的环境容易出泡沫,从道的层面,我还需要固守自己的能力圈,不轻易去买那些我不能深刻理解,密切跟踪的高波动的科技个股。但从术的层面,我可以运用我的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工具,适度参与。

在我不擅长的领域,当我认知到它有一个趋势和动量的时候,我采取一些更加中庸的安全的方式,用更好的金融工具去参与它。这就是之所以我能被称为专业的投资人,而不是业余的投资人的原因。区别就是对金融工具有更好的理解,能更好的运用。我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个股还是ETF,用期货还是期权,才能实现更高的夏普比例,更好的风险回报。

在这种极致的结构性市场,结构亮点又是我不擅长的领域时,我不要求自己跑在前面,只要大致能跟上市场就行,这也是一种爱自己。放松一些,不要对自己这么苛刻。

过去2个月,经济数据加速下行,二手房价加速下行,银行的零售贷款坏账估计也会加速上行,在这样的环境下,新一轮财政刺激的概率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风格切换的种子正在发芽。

我保持耐心等待,等待财政的拐点和物价的拐点,等待市场风格切换的种子破土而出。等待市场切换到我擅长的已经做好了重复准备的领域,然后准备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