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一位深耕白酒行业十余年的经销商向记者透露:'虽然订单量较上月增长30%,但与三年前同期相比,节日效应带来的市场提振明显减弱。'这一观察折射出当前白酒市场的核心矛盾——价格微涨与动销承压并存,'旺季不旺'已成为行业新常态。
价格微涨难掩动销疲软
进入9月,白酒企业为'双节'(中秋、国庆)展开密集布局。记者走访成都、广州等地发现,飞天茅台原箱批价从月初的1780元/瓶回升至1820元/瓶,第八代五粮液终端成交价上涨100元至900元/瓶,国窖1573在永辉超市标价1299元/瓶。但价格修复背后,是更为严峻的动销挑战:
成都某烟酒店负责人直言:'现在每瓶酒的利润空间不足5%,但资金占用成本高达8%,囤货风险太大。'这种谨慎态度在数据中得到印证——81.3%的经销商将维持现金流作为首要经营目标。
政策与促销的双重驱动
为刺激消费,多地政府推出专项政策:浙江绍兴对5桌以上宴席消费满万元的给予最高5000元补贴;山东推出'好客山东'文旅大礼包,包含酒水消费券;成都发放总额2亿元的餐饮消费券。企业端同样动作频频:
这些举措带来短期成效:贵州茅台9月终端动销环比增长1倍,五粮液存销比降至健康水平。但华创证券提醒,'当前复苏属于政策驱动下的温和修复,长期仍需消费力支撑。'
结构性分化加剧
市场呈现明显分层:
招商证券调研显示,五粮液9月动销环比改善5%,但山西汾酒商务场景恢复度仅达去年同期的75%。这种分化在上市公司财报中更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21家白酒企业中15家营收下滑,二季度仅4家实现增长,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12%。
节后压力或持续释放
尽管头部企业释放积极信号,但行业普遍持谨慎态度。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预测:'中秋期间销量预计同比下滑15%-20%,节后库存去化压力将进一步显现。'知名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当前属于筑底反弹而非全面复苏,高端酒动销仍需观察,次高端反弹幅度受限。'
这种预期在资本市场得到反映:白酒板块指数较年初下跌18%,机构持仓比例降至历史低位。某大型基金经理表示:'除非消费信心出现实质性改善,否则行业调整可能延续至2026年春节。'
(本文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招商证券、21家上市公司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