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不大,侮辱性强”——这句网络热词近日被股民用来形容上市公司董事长减持事件。近日,机器人概念牛股拓普集团(601689.SH)实控人父子的减持操作,因“仅剩1266股未减持即终止计划”引发市场热议。
套现8.8亿后,1266股成“象征性持仓”
9月17日晚间,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邬建树及其子邬好年(副董事长、董事)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理由是“自身资金需求已基本满足”。据公告披露,邬建树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约299.83万股,套现约2.15亿元;邬好年减持49.53万股,套现约3111.86万元。二人合计套现8.84亿元,仅剩1266股未完成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时间原定至2025年10月7日,但父子二人提前20天终止计划,且剩余1266股的市值仅约8万元(按近期股价计算)。市场普遍认为,这一操作更像是一种“象征性持仓”,而非真正的资金需求。
上市十年首减持,一致行动人“清仓式离场”
拓普集团于2015年3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上市以来邬建树方面不仅未减持,还多次增持,累计动用资金超3亿元。此次减持是实控人父子首次减持。
9月10日晚间,拓普集团曾公告,邬建树、邬好年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筑悦投资、宁波派舍置业于8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合计减持13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7%,套现约8.84亿元。其中,宁波筑悦和派舍置业在减持后已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被市场解读为“清仓式离场”。尽管公司称减持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但时机选择与规模均暗示实控人对估值高位的判断。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机器人业务贡献有限
拓普集团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产品涵盖NVH减震系统、智能座舱部件、空气悬架系统等,客户包括赛力斯、小米、理想等车企。2020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2024年营收达266亿元,同比增长35.02%;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增长39.52%。
然而,今年上半年业绩意外下滑:实现营业收入129.35亿元,增速回落至5.83%;归母净利润12.94亿元,同比下降13.84%。公司将其归因于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的利润下降。
为实现业务突围,拓普集团近年来加大了机器人业务的研发投入。尽管公司频繁强调该业务的战略意义,但其实际贡献并不高。2024年,其电驱系统收入仅1342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不足0.1%;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766万元,毛利率骤降21.76个百分点至30.56%。
多次公告变更募投项目,引发市场质疑
9月18日,拓普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将其他2个募投项目合计4亿元的资金投向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ASU和智能门驱系统。同时,将“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由2025年10月延长至2026年12月。
今年以来,拓普集团已多次发布募投项目变更公告: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变更募投项目需判断其合理性、必要性和透明度。尽管公司给出了理由,但如此短的时间内频繁调整,难免让外界对管理层最初的募投项目规划是否严谨和周全产生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