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价持续突破历史高位的当下,黄金正从传统的‘压箱底’保值品,加速转变为资本市场的‘硬通货’。这场黄金狂潮不仅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更催生了黄金饰品企业的资本化浪潮。老铺黄金、梦金园、周六福等企业已相继登陆港股,潮宏基完成递表,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估值达300亿美元,整个行业资本热度空前。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来自福建莆田的‘金表大佬’西普尼终于敲定IPO时间表。这家曾在新三板两次挂牌摘牌、多次冲刺A股与北交所未果的企业,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于9月底正式挂牌香港主板。其创始人李永忠——这位出身莆田黄金世家的70后企业家,凭借‘足金+手表’的创新模式,在2024年创下4.57亿元营收,以35.83%的市场份额稳坐中国足金手表行业头把交椅。
西普尼的崛起,深深烙印着莆田黄金产业的集群优势。实控人李永忠出生于‘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之乡’莆田北高镇,这里不仅是中国黄金产业的发源地,更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2003年,李永忠带着多年行业经验南下深圳创办珠宝公司,2013年将目光投向黄金与手表的结合领域,与女婿胡少华共同创立‘尊尚钟表’(后更名为西普尼)。2015年,两个儿子李硕和李林茂通过增资入股,形成四人合计持股61.60%的家族控制结构。
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西普尼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70%以上的黄金珠宝经销商与莆田籍商人存在关联,这种庞大的人脉网络和供应链资源,为西普尼快速打开市场提供了隐形翅膀。当传统金饰陷入同质化竞争、高端机械表价格高昂时,西普尼精准捕捉到‘用黄金价值对冲手表贬值’的市场空白,推出中国首款可量产的足金手表,将黄金的保值属性与手表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西普尼以8.97%的销量占比成为中国最大金表品牌,更以35.83%的GMV占比垄断足金手表细分市场。财务数据同样亮眼: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3.24亿元增长至4.57亿元,毛利率从19.8%提升至27.2%,呈现出规模与利润同步增长的良性态势。
西普尼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三条腿走路’策略。产品端,公司打造‘西普尼’和‘金熊’两大自有品牌赚取溢价,同时为老凤祥、周大生等企业代工消化产能。2024年代工业务收入达1.19亿元,占比26%,成为稳定现金流的重要支柱。这种‘品牌+代工’的双轮驱动模式,展现了莆田商人特有的生存智慧。
面对金价剧烈波动,西普尼采用的黄金租赁模式堪称教科书级操作。通过向银行租赁原料到期归还同等黄金,公司在金价暴涨行情中成功锁定成本,避免成本失控。这种对冲机制是毛利率逆势提升的关键,相比同行普遍采用的‘随行就市’定价法,更能稳定利润。但该模式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银行关系,而这正是莆田商帮擅长的资源整合领域。
在产品创新方面,西普尼紧跟智能风潮,推出内置华为机芯的足金手表,将传统金表的‘老气横秋’改造成‘科技轻奢’。这款被视为华为智能金表平替的产品,虽然目前仅贡献6.1%的收入,却有效重塑了品牌形象,吸引30-45岁消费群体。从2022年845万元到2024年178万元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支撑了这种转型。
渠道扩张上,西普尼延续了莆田商帮的‘人海战术’。销售网络从一线城市商场延伸到县域珠宝店,尤其在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远超同行。这种布局精准契合了黄金消费‘下沉化’趋势,3000个销售点和4家一级经销商常年贡献超70%收入,形成独特的‘熟人经济’模式。
尽管头顶‘中国最大金表商’光环,西普尼的IPO之路却充满波折。从2016年首次挂牌新三板试图登陆A股,到2019年摘牌后筹备深交所创业板IPO,再到2022年二次挂牌新三板却于2024年11月再度摘牌转战港股,2025年6月因招股书失效二次递表港交所,直至近日才通过聆讯。
这背后折射出资本市场对黄金珠宝估值逻辑的深刻转变。2023年老铺黄金港交所上市首日暴涨70%,2024年梦金园成功登陆港股,促使西普尼放弃A股转投港股。但IPO波折远不止于此:随着金价上涨,公司采取‘黄金减量、价格不变’策略,2024年每支金表平均黄金重量同比缩水17.4%,售价却维持在2856元/支不变,虽提升毛利率却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更严峻的是存货周转问题。2024年末公司存货高达6.5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长达708天,意味着现有库存需要近两年才能消化完。相比之下,周大福、老铺黄金等同行的存货周转天数普遍在200-300天之间。同时,客户集中度极高构成另一大风险:2022至2024财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高达91.34%、91.08%和87.26%,客户高度集中导致议价能力弱。
为寻求新的增长点,西普尼押注智能手表和出海战略。2023年推出的华为智能机芯足金手表系列,2024年收入达到2802.5万元,但仅占总收入的6.1%,且毛利率仅为18%,远低于传统金表业务。这反映出智能金表创新仍停留在‘黄金+智能’的简单组合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壁垒。
出海方面,2024年西普尼与马来西亚经销商合作获得首批订单,并计划进军中东市场。然而,在劳力士、欧米茄等国际品牌已深耕多年的中东市场,西普尼能否突围仍是未知数。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金表这一创新产品本身存在价值悖论:智能产品迭代快、功能过时即贬值,属于功能性消费;而足金更多带有投机、收藏属性,两种属性的协调成为难题。
西普尼的‘金表生意’,表面看是黄金与手表的结合,实则是工艺、成本、市场与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博弈。当金价上涨让‘含金量’成为消费者敏感点,公司被迫‘瘦身’时,高库存、客户集中、增长乏力的隐忧正在让这场‘金表梦’面临严峻考验。其IPO之路也折射出传统黄金珠宝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主业增长见顶、金价波动剧烈、存货周转效率低下、渠道控制力薄弱。市场真正期待的是,这家以‘足金+手表’打造独门生意的企业,能否在IPO后真正解决高库存的包袱、打破客户依赖的枷锁,让‘金表’从一个产品标签升级为值得信赖的品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