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有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不仅娃哈哈上海工厂业务出现变动,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业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澎湃新闻记者从另外两位知情人士处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消息。据透露,2024年底,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决定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并计划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实施这一方案。然而,在2025年4月,未经与经销商签订购销协议的情况下,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便要求经销商向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下订单,并完成了发货、开具发票等实质性业务转移。
知情人士指出,自2025年4月起,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不再拥有桶装水的销售经营权,而是沦为了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一个代工厂。更为严峻的是,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压低了结算价格,仅给予桶装水公司2.75元/桶的加工费用,这直接导致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利润大幅下滑。
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该公司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四板挂牌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娃哈哈集团占有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3%的股份,内部员工持股约31.5%,社会资本持股约25.5%。目前,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宗馥莉,此前为宗庆后。
据悉,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原本是娃哈哈集团专门生产、销售桶装水的公司,实行产销一体模式。然而,在将订单转移给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外部加工厂也直接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生产桶装水,不再为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这一变化导致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该部分业务被砍掉,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减少。
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法定代表人为严学峰,宗馥莉任董事。该公司由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杭州宏宸营销有限公司又由宗馥莉任法定代表人的宏胜饮料有限公司100%控股。
“业务迁移至杭州迅尔商贸之后,宗馥莉又要求对销售较好的纯净水进行提价,纯净水从原来的6.5元/桶,提价到7元/桶,利润又留给了杭州迅尔商贸。”知情人士指出,“这些调整将直接导致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丧失主要的利润来源。浙江娃哈哈实业公司的股东众多,仅自然人股东就达1.8万余人,上述行为也导致浙江娃哈哈实业公司的分红将严重减少。”
9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还曾报道,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起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引发的工厂停工。浙江娃哈哈实业公司持股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70%股份。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方面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梳理了近几月工厂变动的时间线:“很突然,6月30日晚,娃哈哈集团生产计划中心打来电话,让7月1日停止生产和发货;7月2日,集团向我们发函,要求停止使用娃哈哈相关商标,否则追究法律责任。7月11日,集团进一步采取措施,向上海市金山区市监局举报公司侵犯商标权。7月23日,金山区市监局查封了我们的产品及物资,整个工厂全部停止运营,上下游合作全停。8月20日,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方面派调查组来工厂看情况。8月21日,我们不得已协商裁员了部分员工,承诺员工如果公司能生存下来,会将他们重新请回来。”
而作为产销一体的公司,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一次性桶装水的销售权在工厂停工前被收回,转给了由宗馥莉控制的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后者由宏胜饮料集团全资拥有。
截至记者发稿,娃哈哈集团方面未对上述事项进行回应。
值得关注的是,自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的“接班”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些争议也屡见报端。
对于出现部分工厂停工、员工投诉维权等事宜,今年5月,娃哈哈集团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去年因水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故公司的产品结构对应调整,导致公司出现产能紧张。娃哈哈迅速启动了应对措施,委托代工厂生产同时进行自有设备改造与投资新建工厂。“为增强终端市场的响应能力,需要调整优化产销布局结构,导致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对于停工停产的公司我司已按相关法律程序开展清算流程。”娃哈哈方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