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28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报告》,二手车经销商亏损比例已攀升至73.6%,较去年同期显著恶化。尽管交易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成交均价从2024年同期的61180元骤降至53673元,跌幅达12.3%,形成典型的“量升价降”市场格局。
在新能源领域,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36.7%,但在二手车市场中的占比仅为5.3%。协会分析指出,这一现象源于两方面因素:其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基数较小,且多数车辆为一年内准新车,尚未进入集中置换周期;其二,新能源二手车三年保值率平均仅为43%,显著低于燃油车的62%,导致市场接受度受限。
不过,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正以惊人速度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达68.7万辆,同比增长35.5%,远超行业整体增速。北京商报记者实地走访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发现,尽管燃油车仍是主流销售车型,但新能源车型展示比例明显提升。“近期咨询新能源车的客户增多,二手新能源车价格优势比新车更突出。”某二手车商表示。
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发酵,成为二手车商亏损的核心诱因。自2022年下半年起,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价格战轮番上演,多个品牌大幅降价,甚至出现新车价格低于二手车收购价的“倒挂”现象。协会指出,这一态势直接冲击二手车定价体系,导致零售购买量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反内卷”共识推动下,2025年汽车市场降价幅度已趋于温和。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4-6月降价车型数量显著减少,5月仅12款车型降价,6月增至14款,市场价格体系趋于稳定。
二手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卢克林认为,二手车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检测标准不统一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库存积压严重占用资金,线上直播卖车等新模式使价格透明度提升,进一步压缩车商利润空间。他预测,2025年起行业将进入“低毛利、高周转”的洗牌期,新能源官方二手车凭借电池溯源与回购政策,有望抢占市场份额。同时,金融、保险、延保等增值服务将成为车商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低买高卖”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协会报告同时指出,尽管2025年上半年二手车行业遭遇库存积压、获客成本高企等压力,但“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激活置换需求,为市场注入优质车源;新能源二手车在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下,正成长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北京商报记者 蔺雨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