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新趋势与未来展望

时间:2025-09-30 17:10:42 来源:银行家杂志 作者:银行家杂志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要求必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金融作为跨时空配置资金的核心工具,需充分发挥其作用,发展养老金融,满足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多项专项政策,为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实际情况,在养老金融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2024年,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实践探索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经营发展战略更清晰

商业银行围绕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自身机构优势,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养老金融,并逐步提出更加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提出打造养老金融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提出打造人民满意的养老金融特色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致力于成为陪伴在客户身边的养老暖心银行和国家养老金融全面推进的重要服务银行。上海银行则致力于成为面向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并将养老金融作为战略重点。这些战略愿景目标契合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优势,有助于整合力量,更好推进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专业机构建设更精准

为推进养老金融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商业银行组建了专门的部门和分支机构,或对原有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优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总行高管层设置养老金融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养老金融发展。交通银行在总行设置养老金融部,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在原有养老金业务部的基础上组建养老金融部,丰富部门职能以推进养老金融全面发展。中国银行在总行新成立养老金融中心,专门推进养老金融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也同步推进专营机构建设,如中国工商银行全面启动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制定适老服务标准,不断提升网点养老金融服务和适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金融服务内容更系统

商业银行在发展养老金融过程中,根据服务对象和主要服务内容,分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中国工商银行在养老金金融方面,独家支持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建设,推动养老金受托、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业务统筹发展,全面推广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推动老年人支付便利服务,开展“工银爱相伴”系列涉老主题营销活动。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拓展养老产业客户,提供投融资、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综合服务。

部分商业银行在三大领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养老金融的内涵。如浦发银行形成“12345”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中信银行明确养老金融围绕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推动综合融资、支付结算等多元化服务。

产品服务创新更丰富

商业银行在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全面系统推进产品创新,如完善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创新推出资产服务信托等“安心”系列产品。交通银行全面推进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金融等五大重点领域协同发展。

银行业还围绕养老金融的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如交通银行推出“颐养优选”产品系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手机银行推出退休待遇计算器等特色功能,中信银行出版首本小说体养老金融读本,帮助备老群体科学开展养老规划。

市场品牌打造更响亮

在银行业普遍重视发展养老金融的同时,商业银行逐渐开始重视打造专属品牌以扩大市场影响力。中国建设银行锚定“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目标,发布“健养安”集团统一品牌。兴业银行打造“安愉人生”,中国民生银行打造“民生悦享”等养老金融服务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还围绕品牌形成了系列产品,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工作制度方案更完善

商业银行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或行动方案等方式,明确发展养老金融的思路定位,并出台专门的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制定《关于推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发展养老金融的总体思路,细化制定具体举措。兴业银行发布《兴业银行养老金融“365”行动方案》,推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金融生态建设更多元

商业银行围绕养老金融及特定领域或客户群体,积极探索打造生态化发展模式。中国建设银行从2022年开始全面布局、建设“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养老金融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兴业银行因地制宜构建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闭环生态。

在养老金融具体领域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搭建个人养老金产品服务体系,构建全周期养老服务生态。浦发银行推出养老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三环融合”的养老金融生态体系。

数字发展模式更精进

商业银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以数字金融有效推动和支撑养老金融发展。中国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推出10.0版本,强化重点客群线上经营。中国建设银行推出手机银行“安心版”养老专区。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建成养老社区,提供个性化养老金融产品。

综合金融服务更深入

商业银行不仅实现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协同互补,还通过不同业务条线合作或机构合作的方式综合服务客户。如中国建设银行强化母子协同,构建养老客群综合服务体系。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强化养老金融与财富传承综合服务。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看,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和金融服务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优质金融服务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在战略上切实坚持长期主义,把养老金融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采取措施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在对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深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养老金融的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养老金融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从养老金金融领域看,围绕创新企业年金发展的金融服务将更加丰富。从养老产业金融领域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好地服务传统养老产业和新业态。从养老服务金融领域看,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都将提供更加贴心的金融服务。

考虑到养老金融涉及的领域较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不仅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发展的智能化水平,还将养老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的场景中为客户提供“无感”服务。随着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多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加重视对客户的教育,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

作者:娄飞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