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作为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近日在上海陆家嘴举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讲。
9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主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在上海陆家嘴盛大召开。会上,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鲁政委发表了题为《低利率时代资管市场四大趋势》的主旨演讲。
鲁政委指出,我国资管行业正朝着“被动化、权益化、国际化、另类化”等方向快速发展。他强调,尽管低利率环境给资管行业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从全球视角看,低利率并非资管行业的主要障碍,仅对特定投资品种构成挑战。数据显示,随着货币存量的不断累积,全球资管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末,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已达128万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规模最大,而亚太地区增长最为迅猛。
鲁政委进一步分析,全球资管规模与GDP的比值总体在提升。当人均GDP达到2.0万美元时,美日居民金融资产与GDP的比值分别高达266.7%和235.1%。以我国目前人均GDP约1.3万美元的水平来看,参照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轨迹,鲁政委预计,中国资管行业在未来十年内每年仍可保持6%-7%的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速。
在鲁政委看来,中国的ETF正迎来“黄金时代”。目前,全球被动管理产品(包括ETF)扩张迅速,尽管主动管理产品规模仍占六成,但中国被动型指数基金和ETF规模已成功超越主动管理股票ETF。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A股规模达4万亿元,ETF规模超过3万亿。
为何在全球被动化投资浪潮中,中国发展得最快?鲁政委指出,ETF具有省钱、省时、省心的优势,且收益不俗。统一的市场、高流动性、低费率等因素共同驱动了中国ETF的快速发展。中外市场无数研究证实,几乎没有可持续的α收益,只有长期中的β收益。绝大多数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业绩未能持续跑赢指数,而高收费是主动型基金跑输低成本指数基金的最常见和最主要原因。
为了做好被动化投资,鲁政委呼吁未来应推出更多“好指数”。他举例说,从2013年到2024年,沪深300指数涨了104.61%,而标普500却涨了415.56%。股票指数的涨幅由指数成分的盈利增长和估值增长组成,鲁政委认为,沪深300和标普500盈利差距并不大,两者涨幅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估值的差距。
从历史长期视角来看,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上升,其资产有望迎来估值系统性提升的机会。鲁政委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权益资产正迎来重塑。当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在全球占比低于其GDP占比,这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估值存在系统性提升的空间。
“如果把美国股票市值在全球的占比与美国GDP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做一个比值,并将国家类比为一只股票而象征性地将其称作PB的话,美国的PB目前为2倍,欧盟大致0.5倍,英国和日本大约1倍,中国目前约0.75倍。”鲁政委表示,欧盟的PB低于英国和日本,主要是因为欧盟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而中国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市场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PB至少应该到1.0-1.5倍。
从分散全球配置风险的角度来看,鲁政委认为中国目前的权益配置在新兴经济当中的占比也偏低,与中国经济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并不相称。他预计,未来国际资本还将持续流入中国市场,而且在被动投资浪潮下,随着中国资产的上涨,外资流入中国市场也会增加。
“中国的股市正处在一个长期上升的过程当中,从上交所的开户量来看,A股已经重新获得了生机。”鲁政委进一步指出。
除中国的权益市场外,鲁政委还提到了资产配置“出海”与另类投资的机会。在“出海”国际化方面,近年QDII基金中固收类资金规模持续增长。鲁政委认为,中国的资产不具备大规模“出海”的可能,这反而预示着中国权益市场有更为澎湃的基础动力。
对于另类投资,鲁政委指出,其呈现“规模不大、收益不小”的特点。另类资产包括REITs、包括黄金在内的商品等。其中,中国的公募REITs市场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未来还将有进一步显著增长的空间,是低利率下不错的广义红利资产。而随着美元全球储备地位的动摇,全球投资者正转而越来越关注黄金。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