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imonbailly
最近在投资上栽了个大跟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的‘自取其辱’经历,以及从中发现的宽基ETF投资新策略。
去年年底,我曾盘点过8个最常见的宽基指数,它们分别是(此处可插入具体指数名称,原文未详细列出)。这些指数之所以常见,是因为跟踪它们的指数基金数量众多,成交额也非常高,是市场最活跃的指数。
如果你是投资小白,面对众多指数和基金不知所措,又很想跟上牛市的节奏,那么可以先从这8个宽基指数对应的指数基金入手。它们极简、省事,好上手,是投资新手的理想选择。
经过复盘,我发现这8个宽基指数的规模和活跃度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是市场最活跃的宽基指数。那么,如何找到这些指数对应的基金呢?其实很简单,可以使用‘红色火箭’小程序。
打开小程序,在右上角搜索指数名字,比如中证A500。点击下方搜出的指数名称,在详情页点击‘相关基金’,就能看到跟踪它的所有基金代码、规模、成交量、各种费用等信息,特别清晰明了。选自己中意的就行了。
然而,重点来了。我手贱地把这8个宽基指数今年的涨幅统计了一下,想着总能跑赢几个吧,给自己打打气。结果却是一个都没跑赢,真是被‘群殴’了。
我知道今年业绩不行,但没想到不行到这种程度。热门宽基一个没跑赢,连最迟钝稳重的上证50都跑我前面去了。这让我有点脸红,不过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资宽基ETF的决心。
虽然我自己的投资风格以收息为主,注重防守,在牛市跑不赢指数倒也正常。但我正在努力追赶,同时这句话也再次证明了它的含金量——牛市买宽基,比自己瞎折腾个股强。
在牛市中,宽基表现虽然不是最亮眼的,但不管哪个行业涨了,它们都能跟着一起吃点肉、喝点汤。不像你重仓了个股或者太细分的行业,风不来它就是不动。
买宽基ETF还有个额外好处,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它手续费很低。如果你经常买卖,能帮你省下不少钱。比如跟你在支付宝买基金比,同样是买1万块的中证500ETF(512500),我用券商软件买一笔1万元,佣金是1块钱,买也1块,卖也1块。
但如果在支付宝等三方平台买它的联接基金,申购费是0.12%,买1万块要给基金公司12元。持有不到一年就卖掉,还要交至少0.5%的赎回费,这又是50块钱没掉了。
当然,很多人会选C类基金,买时免费,持有满7天再卖也免费。但一是C类另有一个‘管理费’,持有越久收得越多,它只适合短持;二是赎回费马上要改规则,以后C类哪怕短持也不吃香了。
除了跟场外基金比,ETF跟买卖股票比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卖ETF时不用交印花税,而卖股票时必须交0.05%的印花税。
我前段时间分别卖掉了29万的ETF和29万的股票。对比很鲜明:ETF卖掉时收了我29块钱的佣金,没有印花税;而股票卖掉时除了佣金,国家还另收了我一笔印花税,29万的0.05%是146元。
同样是卖29万,ETF成本只需要20多块钱,而股票成本要170多。这找谁喊冤呢?我一个女性朋友最近买卖特别频繁,牛市了嘛,兴奋。她打开交割单有一种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经常几笔很少的佣金后面突然来一笔很大的支出,仔细一看是股票印花税。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几十块钱、一百来块嘛,这也值得心疼?其实不是这么算的。交易的次数多了,成本差距就陡然拉大了。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有100万的持仓,一年能有1千万的交易额,那光股票的印花税就要交5000块。如果换成ETF,这5000块就省下了,它不香嘛~
所以说了半天,总结就一句话:如果你不太会研究股票,平时交易又频繁,买ETF是要省钱方便许多的。买ETF呢,也是建议首选宽基,会比你贸然冲到热门行业基里更安全。
最重要的是,宽基数量少,研究需要的精力就少。长时间盯住那几个看就行,持续观察。时间长了,你自然就有感觉了。什么时候适合买哪一个,哪几种可以搭配在一起,越熟就越不容易踩坑。
等宽基你有把握了,再慢慢把能力圈扩宽到行业。这比今天研究创新药、明天学习AI芯片人工智能、后天又盯上汽车链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