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上市公司老板套现离场一定是‘割韭菜’?最近,一则来自澳洋健康的公告彻底颠覆了市场认知——71岁的江苏企业家沈学如,不仅通过转让8家医院资产套现21亿实现‘圆满退休’,更让股民迎来股价起飞,国资也收获优质医疗资源,堪称A股市场罕见的‘三方共赢’案例。
沈学如的‘退休计划’堪称资本运作的典范。2019-2020年间,他通过‘可交换债券’工具低调变现约6亿元,避免直接减持对股价的冲击。2021年,当澳洋健康负债率攀升至99%、市场信心低迷时,他果断剥离亏损的化纤业务给新加坡企业,保住核心医院资产,使资产负债率逐步回落至92%,公司经营面企稳回升。
这一系列操作后,2025年张家港国资宣布接盘时,市场非但未恐慌,反而视其为重大利好。国资入场带来更稳定的经营与信用背书,股价应声上涨,股民直呼‘感谢沈老板发钱’。
沈学如的创业史是苏南企业家的典型缩影。1954年出生于张家港汤联村的他,仅有小学学历,却从生产队副队长一路做到大队副书记。1981年调任毛纺厂副书记后,他仅用数年便将小厂发展为产值过亿的集团公司。1996年产权改革大潮中,他贷款9000万元买下企业全部产权,奠定澳洋集团基础。
此后,他布局化纤、金属物流、医疗健康三大板块,并于2007-2008年推动澳洋科技、澳洋顺昌上市,连续两年站上深交所敲钟台,风头无两。
沈学如的资本运作远非‘突然退休’。早在2011年,他便开始逐步减持澳洋顺昌(后更名为‘蔚蓝锂芯’),累计套现约9亿元。对澳洋健康,他选择更温和的可交换债方式退出,避免冲击股价。2021年剥离化纤板块,既甩掉包袱,又为医院资产‘轻装上阵’铺路,最终为国资接手创造条件。
网友调侃:‘沈老板这是把公司当儿子养,养大了再找个好人家嫁了。’也有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老板富了,国资接了,股民也回本了。’
此次控制权变更的特殊性在于,几乎所有参与者均获益:国资拿到优质医疗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沈学如套现21亿光荣谢幕;股民则迎来股价上涨,苦熬多年终见回报。
回看沈学如的创业历程,他虽无高科技光环或互联网基因,却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每个阶段踩准节奏。从乡镇干部到实业老板,从化纤巨头到医疗健康,他始终‘顺势而为’,就连最后的退出也选在国资整合医疗资源、社会资本淡出医院运营的大背景下。
沈学如的退休,不是一个企业家的谢幕,而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他从生产队走来,经历过乡镇企业的黄金年代,拥抱过资本市场的浪潮,最终在国资整合中功成身退。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人,不是永远不退出,而是知道何时退出、如何退出;真正的成功,不是永远站在台上,而是能在掌声最响时从容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