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本轮牛市‘老登股’为何表现低迷?深度解析结构性行情

时间:2025-09-26 08:27:49 来源:郭施亮 作者:郭施亮

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

2025年A股市场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老登股’与‘中小登股’的冰火两重天。所谓‘老登股’,特指50后至70后投资者偏爱的传统行业龙头,涵盖白酒、地产、银行、煤炭等强周期板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器人、医疗生物、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中小登股’持续领涨,成为本轮结构性牛市的最大赢家。

结构性分化:价值与成长的激烈博弈

本轮牛市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一边是‘中小登股’的狂欢盛宴,另一边却是‘老登股’的阴跌不止。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沪深300指数涨幅达12%,但白酒板块指数下跌8%,银行板块仅微涨2%。这种分化导致传统价值投资者普遍亏损,而把握住高景气赛道的激进型投资者收益颇丰。

从投资逻辑看,‘老登股’投资者多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偏好业绩稳健、分红稳定的企业。这类标的普遍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长期受到保守型资金青睐。但当前市场环境下,其传统消费、强周期、金融等属性,恰与资金流向形成错配。

资金虹吸效应:‘中小登’为何独占鳌头?

造成‘老登股’低迷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资金规模与上市公司数量的失衡。当前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但存量资金难以支撑全面牛市,导致资金向高弹性板块集中。‘中小登股’凭借三大优势吸引资金:

  1. 高成长性:聚焦AI、消费电子等前沿领域,业绩增速显著优于传统行业
  2. 风口效应:全球科技革命背景下,相关标的享受估值溢价
  3. 赚钱效应:短期涨幅形成正反馈,吸引更多资金跟风

这种资金虹吸效应形成恶性循环:‘中小登股’上涨吸引更多资金,导致‘老登股’流动性枯竭。但需注意,当新兴板块估值过高时,市场风格可能再度切换。

投资价值重构:资金驱动取代基本面定价

当前市场已从基本面定价转向资金驱动模式。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小登股’板块日均成交额达3500亿元,是‘老登股’的2.3倍。这种资金扎堆现象,使得即便估值已高企的标的仍能持续上涨,而缺乏资金关注的‘老登股’则陷入长期低迷。

传统价值投资者与新兴成长投资者的矛盾日益尖锐:前者认为‘中小登股’累计涨幅过大、估值泡沫严重;后者则认为‘老登股’确定性过高,缺乏想象空间。这种分歧在2021年白酒板块单边上涨行情中已有体现,当时茅台等龙头股年内涨幅超200%,如今风水轮流转,资金抱团对象已发生根本转变。

历史镜鉴:结构性行情的长期性

对比2007年、2015年两轮全面牛市,当前市场呈现三大本质差异:

  1. 规模效应:A股总市值增长导致全面上涨所需资金量剧增
  2. 结构分化:‘赚了指数不赚钱’成为常态,行业选择重于指数判断
  3. 风格轮动:‘老登股’与‘中小登股’呈现长期跷跷板效应

2021年资金抱团‘老登股’的盛况仍历历在目,如今‘中小登股’接过接力棒。这种轮动本质是市场对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的定价反映。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性行情或将持续深化,投资者需适应‘板块牛市’取代‘全面牛市’的新常态。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于‘老登股’是否失去价值,不如建立动态资产配置思维:在把握高景气赛道的同时,保留部分传统行业配置作为安全垫。毕竟,市场风格永远在轮动,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与战术灵活性,方能在结构性行情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