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债基再现大额赎回潮!年内超1200只债基负收益,费率新规影响解析

时间:2025-09-17 03:27:01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经历7月、8月的深度调整后,9月以来债基市场仍未出现明显回暖迹象,短期内依然面临大额赎回压力。近期,德邦景颐A、格林泓远A等基金同日公告称,均在9月10日发生大额赎回,决定将基金净值精度提升至小数点后8位,以应对赎回冲击。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自7月以来已有67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其中债基占比近九成。仅9月以来,就有6只债基发布相关公告,显示赎回压力持续存在。

Wind数据显示,中长期纯债指数在7月、8月分别下跌0.29%和0.52%,两个月合计跌幅达0.80%,被基民调侃为“七零八落”。9月以来虽有小幅回调,但随后再次下滑,目前指数仍停留在4月中旬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场超过1200只债基年内收益率为负,占比显著高于股票型基金。


来源:图虫创意

纯债型基金成赎回“重灾区”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7月以来67只公告大额赎回的基金中,债基达60只,占比接近90%。其中纯债型基金44只,被动指数型债基11只,混合型债基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仍是赎回主流,7月、8月指数深度调整后,9月至今仍低位徘徊,跌幅0.01%。

具体来看,9月以来出现大额赎回的债基包括德邦景颐D、格林泓远A/C份额、汇添富投资级信用债指数C等。涉及管理人涵盖“券商系”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银行系”工银瑞信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以及券商资管机构国泰君安资管、渤海汇金证券资管等。

产品类型上,除投资商业银行债的“嘉实商业银行精选D”外,多数债基主要投资国债、企业债、金融债。混合型债基因可配置20%资产于可转债、新股申购或股票,赎回压力相对较小,占比不足10%。

公募费率新规加剧市场波动

债基赎回潮背后,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成为关键影响因素。9月5日,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调降基金认(申)购费率:股票型基金上限降至0.8%,混合型基金降至0.5%,债券型基金降至0.3%。

赎回费率方面,新规要求对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持有期满7日但少于30日的收取不低于1%的赎回费,持有期满30日但少于6个月的收取不低于0.5%的赎回费。这意味着债基频繁交易成本将上升,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持平。

股票型基金费率降幅更大,叠加近期“慢牛”行情,权益类产品规模持续走高。Wind数据显示,8月21日A股全市场权益类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9月16日已达4.35万亿元。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7月初的1.64%升至1.80%,债券价格下滑,债基资产减值明显。

市场展望:情绪扰动为主,长期仍需观察

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本轮债市调整自6月下旬开始,已持续2个月有余。债市调整可能导致机构负债端不稳定性上升,进一步放大波动。7月以来,中长期纯债基金月度回报中位数持续处于负区间。

不过,该团队认为,费率新规目前仍为征求意见稿,最终落地前可能调整,当前对债市的影响主要在情绪层面。博时基金也表示,短期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未回落,叠加赎回费率新规、“免税”取消等消息,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利率趋势下行需更明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