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A股ST风暴来袭:159家公司被ST,计算机医药行业受冲击

时间:2025-09-24 17:13:46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览富财经网

自退市新规落地实施以来,证监会的监管力度显著增强。在“应退尽退”原则的指引下,2025年的A股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优胜劣汰变革。据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已有159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特别处理),这一数字较往年同期大幅攀升,凸显了监管的严格性与市场的净化趋势。

从板块分布来看,主板市场成为ST公司的“重灾区”,新增ST公司达111家,占比近七成。创业板与科创板合计新增45家,而北交所也首次出现了3家ST公司,标志着全市场监管网的全面收紧。新规通过财务类指标的量化与监管标准的细化,形成了对问题公司的“双重绞杀”,有效遏制了市场中的不良行为。



营收问题成ST主因

深入分析被ST的原因,我们发现营收问题最为突出。具体包括2024年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1亿元,以及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值、无法表示意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公司破产清算、向关联方提供资金、违法披露重大信息等。其中,因“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而被ST的公司多达54家,且这些公司的“戴帽”时间基本集中在今年4月份。这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需在4月30日前披露年报,部分业绩不佳的公司因此集中触发了ST条件。





在这54家上市公司中,*ST松发目前市值最高,达470.63亿元,其次是*ST宇顺,市值为107.8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ST松发在今年上半年结束了长达4年的亏损,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47%;实现营收66.80亿元,同比增长315.49%。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ST松发完成了对恒力重工100%股权的收购,实现了从陶瓷制造到船舶制造的转型。恒力重工作为全球领先的船舶制造商,拥有30万载重吨级整船建造能力,手持订单已排期至2029年,为*ST松发的业绩贡献了主要力量,也为其摘帽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因“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ST的公司有17家;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值”被ST的公司有23家;因“无法表示意见”被ST的公司有35家;因“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ST的公司达9家。









高技术门槛行业易遭ST

从行业角度来看,计算机、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的ST公司占比较多。计算机行业有18家,包括ST创意、*ST东通、ST证通等。计算机行业被ST的公司最多,这反映出该行业的高竞争性和快速变化。计算机行业属于高技术门槛领域,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维持竞争力。部分公司因研发投入大、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ST国华便是其中之一,2025年上半年,其资产负债率达89.02%,较同期增长33.01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同期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值,且存货周转天数显著增加。

医药生物行业有15家,包括ST复华、ST诺泰、*ST苏吴等。与计算机行业相同,医药企业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周期通常超过10年。若研发失败或新产品上市延迟,可能导致业绩大幅下滑,该行业面临的挑战较大。

建筑装饰行业有13家,包括*ST中装、ST名家汇、*ST元成等。在建筑装饰行业的13家被ST的公司当中,没有一家公司的2025年中期业绩为正,均在亏损状态,这体现出在房地产行业遇冷的情境下,其上下游产业均受到较大冲击。

电力设备行业有11家,包括*ST金刚、*ST惠程、*ST沐邦等;机械设备行业有10家,包括*ST新元、*ST宝实、*ST威尔等。

46家公司成功“摘帽”

尽管监管日益严格,被ST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但年初至今,仍有部分公司通过收购、注资等途径完成整改,各项指标达到监管要求,成功“摘帽”。根据同花顺数据,今年以来已成功“摘帽”的上市公司有46家。





其中,盛屯矿业分外引人注目。2025年上半年,盛屯矿业实现营收138.0亿元,同比增长20.94%;实现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减少5.81%。其被ST的原因是“2021年至2023年半年报期间对自身业绩进行虚假记载”。据悉,盛屯矿业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存在多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情况。8月14日,盛屯矿业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目前,因证券虚假陈述引发的投资者索赔诉讼案正持续推进。公司对投资者索赔事项也充分计提预计负债,基于谨慎性考虑计提了预计负债200万元。

此外,“戴帽”时间长达4年的红太阳也于今年6月“摘帽”。红太阳被实施风险警示源于多重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连续四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长期存在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问题。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12月,南京中院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不仅完成资金占用清收,控股股东变更为云南合奥产业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转为曲靖高新区管委会,正式纳入国资体系。重整后的红太阳基本面显著改善,2024年内控审计报告获标准无保留意见,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925.99万元,同比增长4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