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合资品牌反攻潮:福特中国“一个福特”战略解析

时间:2025-10-01 15:02:05 来源:远川研究所 作者:远川研究所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体验与性价比的双重冲击,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光环逐渐黯淡,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63%滑落至去年的35%左右,战略态势由攻转守。面对不断被挤压的生存空间,部分外资车企选择黯然退场,部分静观其变,而另一些则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在这场反攻潮中,大众投资小鹏与地平线,Stellantis与零跑联姻,奥迪依托上汽平台打造AUDI电动车,别克“至境”发力增程技术,BBA全新一代国产智能电动车也纷纷选择本土辅助驾驶供应商。然而,当其他外资车企四处寻求本土技术外援时,深耕中国30年的福特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内部改革。

9月23日,福特中国宣布成立“福特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全面接管福特品牌乘用车与皮卡在中国的营销、销售及服务业务,原长安福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陈晓波将出任新公司总裁。消息发布后,福特中国总裁兼福特国际市场集团总裁兼CEO吴胜波在朋友圈写下:“One Ford。”



对福特而言,此举旨在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统一的品牌体验、更完善的产品系列以及更合理便捷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同时提升经销商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分久必合:福特中国的渠道整合之路

设立两家合资公司,曾是外资车企早期在中国“跑马圈地”的成功模式,福特亦不例外。1995年,福特与江铃达成合作,二十年后,主打商用车的江铃福特借SUV东风进军乘用车市场,打破了与长安福特泾渭分明的业务边界。彼时的长安福特凭借福克斯、嘉年华、福睿斯、蒙迪欧等产品冲击年销百万,2016年巅峰时期,福特在中国销量达127万辆。

然而,随着中国车市迈入存量博弈时代,合资车企躺赢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福特中国亦未能幸免,销量曲线掉头向下,2017年三季度后陷入亏损泥淖,截至2022年,累计亏损达25亿美元。

2022年年底,吴胜波空降福特后,转机开始出现。这位深受GE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影响,又经历过国内家电行业价格战的职业经理人坚信:在竞争高度饱和的红海市场,盲目追求规模已不现实,与其做“大池子里的小鱼”,不如做“小池子里的大鱼”。

这一理念直接影响了福特的产品策略。过去两年,长安福特停产了福克斯、福睿斯等不盈利的小车,转而专注于探险者、锐界及蒙迪欧等大马力、大空间车型;同时,福特为江铃福特引入了更多传奇车型,如SUV鼻祖烈马(Bronco)与“小猛禽”游骑侠(Ranger)。



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福特中国成功瘦身,重新走上盈利道路,同时将品牌锚定在更具差异化的“越野”与“性能”上,提出“Fun天性,去野行”的品牌主张,并打造了专注于高端越野体验的渠道品牌——“福特纵横”,提供丰富的改装方案与多样的社群活动。

然而,一个内生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过去几年,长安福特(专攻乘用车)与江铃福特(商乘并举)在渠道、产品与品牌上未能形成合力,渠道双轨制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福特品牌的形象与终端体验。本该互补的乘用与商用、城市与越野产品线,因体系隔阂而各自为战,无法将“Fun天性,去野行”这一锐利的品牌主张通过统一、强大的渠道准确传递给目标消费者。

尤其是当行业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搏杀,价格战横行之时,两套管理体系、两套渠道网络所带来的内耗,使得4S店的坪效与整体运营效率难以保证。因此,将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的销售渠道与服务体系统一整合,回归“一个福特”的指挥体系,在极度内卷的中国市场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的必答题。

一个福特:战略聚焦与渠道协同

在百年历史长河中,“一个福特”战略曾拯救福特于水火。2006年,从波音空降的艾伦·穆拉利成为福特全球CEO,上任后迅速将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和沃尔沃摆上货架,并将无数区域车型平台整合为少数几个全球型平台,加强规模效应。这一系列举措让福特扭亏为盈,并成功渡过全球金融海啸,成为底特律三巨头中唯一未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的车企。

如今,当外部环境风云突变时,福特中国也试图用同一种策略,通过战略聚焦、产品精简与渠道协同在中国市场完成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变革,为接下来的产品攻势扫清制度障碍。

渠道整合的关键在于打破过去的“双轨制”。两套独立的销售体系意味着双倍的土地、建店与人力成本。在核心城市,网络可能重叠,相互争夺潜客;在偏远的下沉市场,又可能因渠道覆盖不足而错失客流,难以形成1+1>2的化学反应。

截至目前,长安福特新能源旗下约有270家销售门店,而江铃福特旗下的福特纵横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拓展了约110家门店。



可以预见,在“一个福特”的战略指引下,一家原本只卖锐界、蒙迪欧等传统家用车型的长安福特4S店,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引入烈马、游骑侠等硬核产品;而一家江铃福特的展厅,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探险者、锐界L等更多样的主流选择。此举将极大丰富客户选择,并最大化提升4S店的营收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根据福特官方消息,升级后的渠道将打造独具一格的“福特纵横”生活体系,覆盖“体验空间”(纵横空间)、“户外生活社群”(纵横社群)、“个性化精品改装”(纵横装备)和“车辆服务/守护”(纵横守护)四大板块,打造户外休闲、探索、野行、野趣的生活方式,带给福特用户“户外全场景体验”。

目前,福特正全力加速新能源转型,备受期待的全新国产智趣烈马已在成都车展全球首发,并计划年内上市。届时,整合优化之后的渠道也将为这款SUV的上市在销售端提供有力保障。

在品牌层面,渠道整合意味着品牌可以进一步锐化。福特可以集中资源,持续不断地向市场输出一个核心的品牌形象,即传承百年的性能和操控基因,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以及立足全球的品质保障。无论是都市轿跑还是硬派越野,无论是燃油还是纯电,都将统一于“Fun天性,去野行”的主张之下,彻底结束过去品牌形象模糊、内部相互稀释的局面。

对福特来说,这既是一次对内改革,也是一次对外反攻的序曲,更决定着一家百年车企在中国的重生之路。因为在新能源时代,整合是大势所趋,单打独斗注定没有未来。

编辑:熊宇翔

责任编辑:罗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