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证监会吹哨人计划:举报违规最高奖100万,深度解析新规亮点

时间:2025-10-01 13:05:5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举报违规最高奖励100万,证监会“吹哨人”保护计划深度揭秘)

记者 崔文静

近日,证监会为资本市场“吹哨人”送上了一份大礼:最高奖励可达1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奖励金额,还加强了对吹哨人的保护,并明确了问责机制,旨在更有效地打击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新规发布,公开征求意见

9月30日,证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这份新规是在2014年发布并于2020年修订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修订。

新规将文件名称更改为“吹哨人奖励规定”,旨在更好地弘扬吹哨人的正义担当精神,突出其专业特性,并强化激励导向。

奖励升级,最高可达100万

此次修订的核心亮点是举报奖励的全面大幅提升。奖励金额比例从原案件罚没款的1%提高至3%;针对提供重大违法行为线索的,奖金上限升至50万元;若线索在全国有重大影响、涉案数额特别巨大,或举报人为内部知情人员,单案奖金最高可达100万元。

当然,并非所有举报都能获得奖励。新规设置了明确的门槛:案件罚没款金额需不低于100万元(此前为10万元),且必须属于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危害金融安全、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以此确保奖励聚焦大案要案,并防范恶意举报。

匿名举报也有机会获奖励

相较于此前版本,此次征求意见的《吹哨人奖励规定》给予匿名吹哨人奖励机会。按要求补充相关材料信息的匿名吹哨人,以及在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吹哨人,符合条件的也可予以奖励。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激发知情人的举报积极性。

内部知情人举报更易获高额奖励

新规鼓励内部知情人员进行举报,并且内部知情人举报更易获得高额奖励。这与其有望对案件办理作出更大贡献有关。《吹哨人奖励规定》明确,优先核查和处理内部知情人提供的违法线索,并且线索处理单位可根据调查需要请内部知情人员协助调查。

同时,为确保信息公开的公平性,吹哨人可以查询线索处理程序性信息,但线索处理单位不单独答复或者告知吹哨人线索处理信息,依法需要公开线索处理信息的,按照规定公开或者披露。

奖励条件严格,防范恶意举报

吹哨人制度推出的初衷是借助吹哨人力量,加大对资本市场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与惩处。因此,并非所有的吹哨人都能获得奖励。要想拿到奖励,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

其中,最为核心的条件有两点:一是案件罚没款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二是必须为重大案件,并且需要具备“三个严重”特征,即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严重危害金融安全,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吹哨人奖励仅针对重大案件施行,而非面向全部案件,有助于降低个别人员为了获得奖励而恶意举报的可能性。”受访人士分析。

优化奖励程序,完善保护机制

此次《吹哨人奖励规定》修订还优化了奖励程序。启动奖励程序后,证监会将公布拟奖励案件名单、奖励时间安排、确认登记程序等,并同步委托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吹哨人登记工作。明确吹哨人登记确认期限为3个月,奖励资金纳入中国证监会部门预算。

同时,新规还完善了保护机制。对吹哨人身份信息实行匿名管理;因核实情况、实施奖励而联系吹哨人,需要使用吹哨人身份信息的,应当履行登记手续。严格规范收集处理内部知情人员个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暴力、胁迫、诽谤、泄露个人隐私或者其他违法手段打击报复吹哨人,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阻拦、限制或者干扰内部知情人员提供违法线索。

发行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服务机构打击报复吹哨人的,视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处理;合规风控、督察稽核岗位人员参与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理。

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确保规定落实

新规还健全了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举报线索处理履职不力的追责问责机制建设,规定线索处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吹哨人提供的重大违法行为线索,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影响查处工作的,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作出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这份“升级礼包”通过提高奖励、强化保护和明确责任,以期能够更有效地发动市场力量,共同打击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