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晗玉
编辑|张帆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2025年A股市场四大行股价走势分化,农业银行凭借县域业务优势持续领涨。7月中旬后,其他三大行股价出现小幅波动,而农业银行整体保持强劲势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截至9月30日,农业银行A股年内涨幅达30.56%,同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涨幅在-1%至10%之间。若拉长周期看,自2023年3月本轮上涨以来,农业银行A股累计涨幅已超168%,远超其他三大行(工商银行约99%、建设银行约81%、中国银行约88%)。
农业银行区间涨幅,图源:Wind
9月4日,农业银行A+H总市值首次超越工商银行,以约2.55万亿元登顶A股“新股王”。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国有大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四大行普涨背景下,农业银行为何能大幅领跑?
四大行唯一净利正增长
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普遍面临息差收窄压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同比均为负增长,而农业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53%,至1399.43亿元,成为四大行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机构。
今年中期四大行净利润增速对比,图源:Wind
进一步拆解发现,农业银行以县域为主的市场结构有效缓解了息差压力。2025年上半年,农行县域金融吸收存款余额达13.98万亿元,占全行境内存款总额超50%,是四大行中唯一以县域客户为主的银行。
县域存款成本优势显著:一方面,县域居民储蓄意愿强,资金稳定性高,银行无需通过高利率“抢储”;另一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农行县域网点占比提升至56.6%,触达成本低于同业。数据上,农行人民币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28个基点至1.42%,其中县域存款付息率进一步降至1.35%;同期境内个人存款日均增量1.66万亿元,居同业首位。
资产端,县域贷款收益率同样优于城市。农行财报显示,上半年县域贷款平均收益率为3.09%,较整体贷款收益率高出12个基点。县域贷款余额超10万亿元,占比提升至40.9%。这类贷款以小微企业、农户、乡村振兴项目为主,风险定价能力强,且受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小。
在当前1年期LPR降至3.45%的背景下,农行县域业务结构凭借低付息成本揽储,再将资金投向高收益稳定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相比之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更依赖地产周期及对公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20.1%;上半年建行贷款增长1.6万亿元,其中对公贷款新增1.24万亿元,显示对公客户仍是贷款增长主力。收益表现上,工行、建行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0.4%、10.52%,平均收益率分别下降60、59个基点,而农行两项降幅稍窄,分别下降8.5%及57个基点。
中国银行境外业务占比达23.77%,尽管营收规模同比微增,但全球化布局在当前环境下加剧了投资者对其经营受国际贸易、外汇波动拖累的担忧。
农行“县域为主、轻对公、弱境外”的结构,恰好避开了行业主要风险点,匹配投资者追求确定性收益的主流偏好。
“宇宙行”轮换逻辑
四大行中唯一正增长的利润表现,为农业银行注入强心剂。半年报披露以来,农行走势强劲,至9月4日,A+H总市值达约2.55万亿元,首次超越工商银行的2.49万亿元,加冕“宇宙行”称号。此前,农行已在8月6日以A股流通市值2.11万亿元超越工行的2.09万亿元。
不到一个月内两次创新高,一方面源于其稳健的经营和资产质量,另一方面得益于H股占比更低的股权架构。资产质量是银行股估值的核心标准,农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8%,较年初下降2个基点,低于工行、建行的1.33%;关注贷款率1.39%,逾期贷款率1.22%,均处同业低位;拨备余额突破1.1万亿元,拨备覆盖率升至295%,较年初提升5个百分点,居四大行首位。
稳定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为分红派息奠定基础。农行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发1.195元(含税)中期现金股息,合计418.23亿元(含税)。截至9月10日,其股息率约3.36%,高于建设银行的3.05%,低于工商银行的4.10%和中国银行的3.95%。
相比不到2%的10年期国债利率和1%左右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银行股成为险资等长期资金的首选。截至8月30日,社保基金持有农行股票市值超1383亿元;平安人寿数度增持农行H股,至8月26日持股比例超15%。
业绩稳定性、资产质量及股息率属性,形成资金流入推升股价、股价上涨提高股息率、吸引更多资金流入的良性循环,成为市值突破的主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农行H股流通股占比仅9%,远低于工行(24%)、建行(92%)、中行(26%)。A+H上市公司普遍面临“H股折价”问题,农行受此影响较小,加之A股资金持续流入,最终带动总市值反超工行。
四大行A+H股股本、市值对比(截至9月10日),数据源自Wind,制图:36氪
经几日调整,至9月30日,农行总市值回落至约2.28万亿元,工行涨至2.42万亿元,重新拿回“宇宙行”坐席。
下沉市场的增量空间
截至9月30日,农行与工行总市值差距约1453亿元,“宇宙行”称号或仍将轮换。展望后续,农行估值修复的关键在于把握助农政策红利与下沉市场潜力。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10.77万亿元,新增9164亿元,增速9.3%,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40.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8.5%,高于全行贷款增速11.2个百分点,显示下沉市场客户基础扎实。
5月7日,央行宣布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用于激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同时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降至1.2%、1.4%和1.5%,显著低于1年期LPR的3.0%。这一政策直接提升了农行县域贷款产品吸引力。
非息收入层面,县域市场增长空间更大。农行个人客户AUM达18万亿元,但户均理财仅3万元,渗透率提升空间显著。2025年上半年,农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14.41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代理业务收入大幅增长62.3%。
低渗透率、高增速的市场结构有望为农行保持增长动力。与此同时,财政部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四家国有银行,也令农行间接受益于流动性改善预期。
今年3月,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宣布定增计划,合计募资52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参与。尽管农行不在首批注资之列,但流动性改善或带动县域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回暖。
从投资视角看,农行的价值不仅在于已实现的涨幅,更在于未确认的预期。助农政策红利与县域低渗透率是其估值修复的支撑,而净息差压力与资产扩张放缓也是波动变量。2025年上半年,农行净息差虽在四大行中尚可,但也有小幅下行,利息收入整体减少460多亿元。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