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携手七部门共同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统筹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促进新旧发展动能的平稳转换,因地制宜地培育新质生产力,进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2025至2026年间的具体发展目标: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5%,经济效益持续向好,10种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年均增长约1.5%。同时,铜、铝、锂等国内资源的开发将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有望突破2000万吨大关,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将显著增强,绿色低碳与数字化发展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作方案》立足于全产业链供应链的视角,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精准把握供给与需求、基本盘与新增长点、发展与转型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效服务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系统规划了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与转型升级的任务与举措。
为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资源保障水平,《工作方案》提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对铜、铝、锂、镍、钴、锡等关键资源的调查与勘探,并科学有序地投放矿业权。同时,支持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资源的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攻关。此外,还将强化废铜、废铝等废有色金属的综合利用,以及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的综合利用。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将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方式,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的核准、备案、节能审查、环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进程。同时,科学合理地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并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以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此外,《工作方案》还强调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提出将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资金渠道,以及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用足用好现有的减税降费政策,为有色金属行业的稳增长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