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宁德时代市值创新高:从电池巨头到能源科技新势力

时间:2025-10-03 07:01:19 来源:BT财经 作者:BT财经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300750)近期在资本市场掀起新一轮热潮。2025年9月15日,公司股价盘中突破371.52元/股,创下历史新高,较2021年底的前高上涨超15%。这一表现不仅印证了市场对其核心竞争力的认可,更折射出企业从单一电池制造商向综合性能源科技集团转型的战略野心。

据《证券时报》统计,9月22日宁德时代大宗交易平台单日成交90.60万股,金额达3.35亿元,机构专用席位包揽全部交易。近三个月内,公司累计发生51笔大宗交易,总额突破12.98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资本市场对宁德时代新战略的深度期待。

业绩爆发:日均净赚1.67亿的财富密码

2025年7月30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激增33%。按181天计算,公司日均净赚约1.67亿元,这一盈利水平远超行业平均。

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的“剪刀差”现象,源于三大核心驱动力:

  • 成本管控显效:通过供应链议价能力和规模化生产,动力电池均价同比下降13%至0.69元/Wh,毛利率仍维持在22.41%的高位。
  • 财务收益增厚:外汇套期保值策略带来23.32亿元汇兑收益,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贡献近40亿元利润增量。
  • 投资布局开花:间接持股24.79%的洛阳钼业贡献29.82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超10亿元。



3500亿现金的理财逻辑与战略深意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宁德时代货币资金达3505.78亿元,但公司仍宣布将年度委托理财额度提升至800亿元。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蕴含三层战略考量:

  1. 流动性管理需求:部分资金需用于研发、海外扩张等刚性支出,理财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当前现金管理收益率(2.9%)高于有息负债利率(2.2%),形成“套利空间”。
  2. 技术储备弹药库: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技术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支持,高流动性可确保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3. 财务杠杆优化:通过低成本银行贷款(近1400亿元有息负债)支持高收益投资,形成“债务-投资”良性循环。

公司同步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7元,合计分红45.68亿元,股息支付率达15%,凸显“现金奶牛”特质。

创始人财富与国际化双突破

实际控制人曾毓群通过厦门瑞庭投资持有22.47%股份,按当前1.26万亿元市值计算,持股市值超2800亿元。2025年5月港交所上市募资353.31亿港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全球新能源产业影响力。



生态扩张:构建“电池+”产业矩阵

宁德时代的转型步伐远不止于财务数据。2025年,公司正从三个维度重构业务版图:

  • 换电网络加速落地:计划全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与中石化共建500座以上,长期目标达1万座;对蔚来能源注资25亿元,推动“车电分离”模式。
  • 储能业务全球化突围:上半年储能收入284亿元,中标阿联酋19GWh数据中心项目,与Quinbrook合作在澳部署24GWh储能系统,海外订单占比超40%。
  • 前沿技术卡位战: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与峰飞航空合作eVTOL电池,为小鹏汇天提供飞行汽车电池方案;探索人形机器人电池应用。

在资源端,公司通过投资掌控锂、钴、镍等关键矿产,上半年矿产资源收入达33.61亿元,同比增长27.86%,全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增强。

万亿征程:从电池巨头到能源科技新势力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既是财务数据的胜利,更是战略转型的里程碑。在曾毓群的带领下,公司正以“电池+”生态体系重塑行业格局:通过换电服务切入能源运营,以储能业务拓展应用场景,以前沿技术布局未来十年竞争制高点。

手握3500亿现金的宁德时代,其野心显然不止于“理财”。当固态电池商业化窗口开启,当低空经济进入爆发期,这家能源科技巨头或将以全新姿态,重新定义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争规则。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