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3600亿港元!紫金黄金国际港股上市,陈景河再造黄金帝国

时间:2025-10-02 22:01:43 来源:节点财经 作者:节点财经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港股市场迎来重磅金企——紫金黄金国际正式挂牌上市。这家由紫金矿业拆分而来的企业,以3608亿港元市值亮相,背后站着被称为“中国金王”的传奇人物陈景河。从濒临倒闭的县级矿产公司到全球第六大黄金生产商,陈景河用30年时间书写了一段资本与资源交织的商业传奇。如今,68岁的他再次出手,试图在港股市场再造一个“黄金独角兽”。

黄金资产:全球布局的“硬实力”

紫金黄金国际的上市,本质是一场全球黄金核心资产的集中亮相。其资产包涵盖8座海外高品位金矿,分布于南美洲、中亚、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包括武里蒂卡金矿、诺顿金田金矿、罗斯贝尔金矿等知名矿区。这些矿山不仅储量丰富,且开采条件优越,为紫金黄金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财务数据显示,紫金黄金国际近年业绩表现亮眼: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8.18亿美元增至29.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8.2%;归母利润从1.84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1.9%。202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更飙升至5.20亿美元,半年盈利已超2024年全年。这一增长背后,既有金价上涨的周期红利,也离不开其黄金开采难度的相对优势——在全球新发现大型金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紫金黄金的“家中有矿”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紫金黄金矿山的合并矿产资源量估计约为1197.7百万吨,平均金品位为每吨1.5克,金金属矿产资源量为54645千盎司(1796.5吨)。这一数据不仅巩固了其全球黄金开采行业规模最大IPO的地位,也使其成为中国矿业企业境外IPO的标杆案例。

上市光环下的暗礁:周期波动与地缘风险

尽管黄金被视为穿越周期的资产,但紫金黄金的盈利模型却暗藏对周期波动的高度敏感。招股书显示,2024年其黄金开采成本达1458美元/盎司,占当年黄金售价(2288美元/盎司)的63.7%。近年来,海外矿山安保投入增加、人工成本上升,高位金价暂时掩盖了成本压力,但一旦周期逆转,风险便会浮出水面。若美联储重启加息抑制通胀,或全球经济复苏削弱黄金避险需求,金价可能大幅回调,届时“售价-成本”的盈利空间将急剧收缩,甚至面临亏损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资产估值与金价深度绑定。若金价回落,其资源储备价值将面临重估,进而影响融资能力与股价稳定性。目前,紫金黄金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只能被动承受市场波动。这种敏感性还体现在资产的脆弱性上——地缘政治风险并非抽象概念,而是渗透在南美、非洲矿区每一条矿道里的现实威胁。例如,秘鲁拉潘帕金矿因社区抗议导致停产,暴露了跨国矿业公司与在地利益群体的深层矛盾;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则面临非法采矿的系统性危机,贩毒集团“海湾帮”的介入让安全保卫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节点财经》认为,非法采矿、黄金盗窃等问题的本质是金价高位运行下的利益失衡。当合法矿山的开采成本与合规成本居高不下,非法开采的暴利便会催生黑色产业链,而当地政府执法能力不足,则让企业陷入“独自战斗”的尴尬境地。这种困境不仅直接导致资源储量缩水,更会形成恶性循环:安保投入增加推高运营成本,产量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最终让“高品位矿山”的资产光环蒙上阴影。

在国内市场,紫金黄金也面临着来自山东黄金、洛阳钼业等头部企业的挑战。山东黄金作为国内黄金开采龙头,在胶东半岛拥有焦家金矿、玲珑金矿等一批探明储量超百吨的大型矿山,且开采条件稳定、配套设施完善,地缘风险远低于紫金黄金的海外资产。洛阳钼业则凭借多元化资源布局与金融对冲能力,对紫金黄金的单一品种依赖形成冲击。其通过子公司IXM构建的全球金属贸易网络,能快速捕捉黄金、铜、钴等多品种价格联动机会,而紫金黄金仅聚焦黄金业务,且未建立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

陈景河的“黄金+资本”双轮棋局

“并购是紫金的基因。”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陈景河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位从福建山区走出的企业家,用30年将县级小矿企打造成千亿巨头,其核心密码正是“反周期买入”的并购哲学。2002年金价低谷期,他抄底贵州水银洞、西藏玉龙等矿山,使紫金跃居国内金矿前五;2015年矿业熊市,逆势收购卡莫阿铜矿等资产,如今这些项目贡献了60%的铜产量。

2024年,陈景河的并购战车再度加速。10月斥资70亿元拿下加纳金矿,5月以137亿元控股藏格矿业,将钾、锂资源纳入版图,与阿根廷3Q盐湖、湖南湘源锂矿形成“两湖两矿”布局。至此,其商业版图已覆盖金、铜、锂、钾等关键矿产,形成“传统矿业主导、新能源矿产突围”的双轮驱动格局。



《节点财经》看来,资本市场运作正是陈景河扩张商业版图的重要助推器。2003年港股上市、2008年A股0.1元面值发行募资98亿元,两次IPO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也让陈景河登顶“中国金王”。如今,紫金黄金作为黄金核心平台,掌控全球第六大黄金资源储备,与母公司的铜、锂业务形成互补;通过IPO募资获取的资金,将反哺新能源板块——推动锂产能之余,与“两湖两矿”锂布局形成联动。

推动紫金黄金国际上市,实则是陈景河三十年商业版图战略的关键落子。紫金黄金成为其第三个IPO,既能盘活境外资产,更可通过股权融资缓解资金压力。9月底的福建上杭,紫金山金矿的选矿车间仍在24小时运转。30年前,陈景河正是在这里发现金矿化带,开启了矿业传奇;30年后,他将最核心的黄金资产推向国际资本市场,试图在周期波动中锁定未来。

资本市场的注视,早已超越股价本身——这不仅是一家矿企的突围战,更是中国矿业全球化布局的试金石。

*题图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