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时空科技拟收购华强北存储龙头,四年亏损7亿后是求生还是豪赌?

时间:2025-10-10 21:06:16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


不到三个月前,时空科技(605178.SH)刚刚宣布终止控制权变更计划。如今,这家以城市夜景工程起家的上市公司,再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10月9日晚,时空科技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国内内存模组龙头嘉合劲威的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此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受此消息影响,时空科技股票自10月9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若交易成功落地,时空科技将正式跨界进入存储赛道。

过去四年间,时空科技累计亏损近7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未能实现扭亏为盈。在主营业务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这场跨界收购被外界视为一场“豪赌”。

被收购方嘉合劲威:华强北走出的存储“隐形冠军”

与时空科技所处的景观照明行业不同,嘉合劲威活跃在存储模组赛道。该公司旗下拥有光威(Gloway)、阿斯加特(Asgard)、神可(Sinker)等多个品牌,并与长存、长鑫等国产存储芯片厂商展开合作,正借助国产替代浪潮加速扩张市场份额。

根据TrendForce数据,2022年全球内存模组市场仍由海外巨头主导。其中,金士顿以78.12%的份额位居榜首,中国大陆厂商记忆科技、嘉合劲威、金泰克分别以3.78%、2.88%、2.3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2、4、5位,合计市场份额为8.99%。开源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国内AI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张,国产企业级存储市场有望迎来扩容。同时,在海内外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厂商或将出现一定需求缺口,国产企业级存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近期,全球存储器价格上涨明显。据DigiTimes报道,国庆假期期间DRAM现货价格持续走高,DDR4涨幅超过12%,DDR5 16Gb涨幅达8.5%,市场再次出现“缺货”预期。在行业高景气预期之下,A股公司跨界并购存储资产已成风潮。例如,8月24日晚,开普云(688228.SH)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与现金结合的方式收购金泰克旗下南宁泰克100%股权。

时空科技:主业承压下的跨界求生

时空科技的主营业务涵盖照明工程系统集成、文旅夜游创新开发及智慧城市领域,具体包括景观照明、文旅夜游、智慧路灯及智慧停车等业务。公司于2020年8月21日登陆上交所,但上市首年便出现业绩下滑。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8.96亿元,同比下降14.1%;净利润下滑35.3%至1.33亿元。此后三年,营收与利润持续恶化: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7.46亿元、3.30亿元、2.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71.40万元、-2.09亿元、-2.07亿元。2024年,公司再度亏损2.62亿元,已连续四年未能扭亏。

2024年财报显示,虽然亏损扩大,但营收同比增长68.1%至3.4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转正。5月29日,时空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需求规模缩减等因素影响,公司所在的景观照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账款拖欠问题突出。

面对投资者“能否在2025年扭亏为盈”的提问,管理层回答较为谨慎,表示“整体经营呈现向好态势,企业安全性及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列出了四项努力方向:业务结构调整、文旅项目“广安不夜城”落地、加强催收、推进组织变革。然而,财务数据依然不容乐观。2025年上半年,时空科技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下降10.95%;亏损6627万元。就在这样的财务背景下,公司宣布筹划收购存储模组企业嘉合劲威控股权。

跨界收购:求生还是豪赌?

外界对时空科技的跨界收购存在诸多疑问,首当其冲的便是资金压力。10月10日,时空科技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停牌期间公司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根据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及时复牌,请关注公司公告。”

此外,这场跨界收购也令市场重新审视时空科技的战略方向。时空科技属于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行业,若交易顺利推进,公司将首次进入半导体存储产业,与原有业务几乎没有技术或产业链上的直接关联。照明与存储两条业务线能否并行?资源投向和管理重心是否会被稀释?对此,时空科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本次交易正处于筹划阶段,具体交易方案还在商讨论证过程中,尚存在不确定性,具体交易方式、交易方案等内容请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信息为准。”

然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却比公告更快。就在消息公布前一个交易日(9月30日),时空科技股价午后直线拉升并封住“一字涨停”,收于35.83元/股,创年内新高。今年7月,时空科技在停牌前股价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超四成。7月23日,公司股价涨停;次日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宫殿海正筹划控制权变更。然而,仅一周后,该计划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7月30日复牌当日,公司股价跌停。

三个月内,两次重大事项、两次股价异动。从控制权变更未果到跨界收购再起,这家照明企业的转型尝试看似连贯,却也显得仓促。面对连年亏损、主业承压与资本市场的剧烈反应,市场仍在等待一个更清晰的答案:这家从“照亮城市”起步的公司,接下来要照亮的,会是怎样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