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再遇变故,300亿资产陷入失控危机。
2025年10月12日晚,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被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方控制权遭暂时剥夺。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中欧半导体产业博弈推向台前。
事件发展呈现闪电战特征:9月30日,荷兰经济部发布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关联实体资产一年;次日,公司内部上演「法律顾问夺权」戏码——荷兰籍董事兼首席法务官Ruben联合德国籍CFO和COO,以「内部调查」为由向法庭申请临时禁令。
法庭未进行实质审查即下达临时令: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被暂停董事和CEO职务,其持有的99股股份(占总股本99%)被托管给「独立第三方」,中方仅保留1股象征性权益。10月6日庭审进一步确认,欧洲将任命拥有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实质性掌控公司决策权。
事件背景直指欧盟半导体联盟战略。9月29日,欧盟27国签署《半导体联盟宣言》,宣称要「振兴欧洲在全球芯片产业的地位」。该联盟由荷兰牵头,成员从最初的9国扩展至全欧盟范围。
尽管欧盟在先进制程领域远落后于台积电、三星等企业,但在汽车芯片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德国英飞凌、法意合资的意法半导体构成产业支柱,而曾被中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此刻成为荷兰强化产业控制的关键标的。
这并非安世半导体首次遭遇政策狙击。2021年,其收购的英国纽波特晶圆厂被要求强制出售给美国买家;2023年,德国政府取消其补贴资格,荷兰对收购初创企业展开安全审查。此次接管事件,标志着欧洲对中资半导体企业的打压进入新阶段。
闻泰科技的遭遇更具警示意义。2018年起,该公司耗资300余亿元实现安世半导体100%控股,本希望通过转型半导体突破手机ODM业务2.73%的微薄毛利率。交易曾推动股价在2020年飙升900%,市值突破2100亿元。
数据显示,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147亿元,净利润23亿元,而母公司闻泰科技同期净亏损28亿元。即便如此,中资仍持续投入:5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还清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并投入巨资扩大欧洲产能。
这种「树木成材即遭摘果」的戏码,暴露出欧洲半导体战略的双重标准。分析人士指出,欧盟可能通过两种方式处置资产:要么全面接管,要么迫使中资成立合资公司让渡控制权。无论哪种结局,都标志着商业信誉在产业政策面前的彻底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