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快递业务量破1500亿件 小包裹释放经济大动能

时间:2025-10-14 15:05:30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我国2025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较2024年提前37天达成这一里程碑。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成为中国经济澎湃活力的微观注脚——每个穿梭于城乡间的'小包裹',都承载着生产与消费的双向奔赴,串联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壮阔图景。



图为北京市西城区快递便民服务点内,市民正在有序取件(图片由CNSPHOTO提供)

1500亿件背后的经济密码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稳居全球首位,日均揽收量超5亿件,相当于每秒近6000个包裹进入流通网络。1500亿件的总量,已接近2022年全球快递业务量的八成,持续巩固中国作为全球物流'动力源'的领先地位。国家邮政局指出,这一成绩直接反映了14亿消费者旺盛的购买力,是内需市场持续扩容的生动写照。

支撑这一奇迹的,是覆盖城乡的立体化物流网络:全国建成1300个邮快件处理中心、400余个专业物流园区,村级服务站达42万处。从'次日达'到'小时达',物流时效不断突破极限,成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毛细血管'。

小包裹撬动大循环

在新疆喀什,三级物流体系让冰箱等大件商品直达乡村;贵州六盘水通过'源头直播+物流联动',实现猕猴桃48小时全国配送。农村寄递网络的完善,正逐步消弭城乡消费体验差距。

中西部物流基建提速成效显著:青海、甘肃新建处理中心效率提升3倍,四川、陕西标准化分拨中心覆盖率超80%。2025年上半年,中西部快递业务量同比激增25.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资源要素加速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制造业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模式:济南重卡产业应用智慧物流系统,实现零库存生产;'柔性供应链'企业通过即时配送,将库存成本降低40%。物流效率已成为产业链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增长,让中国包裹通达224个国家和地区。深圳跨境物流开通1500余条海陆空航线,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重要通道,有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据统计,快递业直接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并带动电商、包装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监管部门重拳整治'内卷式'价格战,推动竞争焦点向服务品质迁移。2025年7月以来,多地快递单价止跌回升,申通、圆通等企业单票收入显著改善,行业迈入价值竞争新阶段。

企业纷纷加码技术创新:智能分拣系统效率提升50%,电子面单使用率达99%,新能源配送车占比突破30%。绿色包装、循环箱使用量同比增长60%,'双碳'目标加速落地。

但挑战依然存在:如何平衡时效与成本?怎样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命题考验着行业的智慧。正如国家邮政局所言,1500亿件不仅是数量标志,更是衡量中国经济深度与广度的'温度计'。

当亿万包裹持续涌动,它们不仅传递着商品,更输送着信心与希望。这场由'小包裹'引发的变革,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