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低调务实著称的vivo近日突然发起法律行动,正式向某MCN机构提起诉讼,索赔金额接近千万元。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科技圈与网友的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样的恶意行为,能让这家以"本分文化"闻名的企业忍无可忍?
01 忍无可忍!vivo重拳打击网络黑产
10月12日,vivo法务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指控某MCN机构旗下多个账号长期通过虚构事实、传播不实信息等方式,恶意贬损vivo产品及商业信誉。声明强调,公司已完成证据链固定,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舆论场迅速形成两极态势:超过83%的网友在微博投票中支持vivo维权,大V@科技观察员 指出:"这不仅是企业自救,更是对网络生态的净化。"值得注意的是,涉事MCN机构乾派文化近期刚被微博平台处以限制流量、冻结账号等处罚,其违规历史被进一步曝光。
据法律界人士分析,结合vivo披露的证据细节与同类案件判决,此次诉讼vivo胜诉概率极高。若法院认定构成商业诋毁,赔偿金额可能覆盖直接经济损失与品牌价值损害,近千万索赔额具备法律依据。
02 行业整顿进行时:国家网信办持续发力
此次事件恰逢国家网信办"清朗"专项行动深化阶段。9月11日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多个账号通过以下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指出:"网络黑公关已形成编造谣言-平台推送-利益分成的完整产业链,单次操作成本不足5万元,但可能造成企业亿元级损失。"vivo案例或成为司法打击此类行为的新标杆。
03 技术深耕铸就行业标杆
在维权行动背后,是vivo持续三十年的技术积累。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1-2024年vivo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达18.4%,高端市场(4000-6000元价位)份额从8.8%跃升至14%,直逼苹果。
研发投入数据更具说服力:2023年vivo研发支出近300亿元,全球专利申请量超5.6万件,授权量突破2.1万件。在5G标准必要专利领域持有超6000族专利,移动影像专利达7000件,2024年单年发明授权量达2004项。
技术突破带来产品力质变:
04 企业责任与社会担当
在技术创新同时,vivo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其"声声有息"公益计划已帮助近2000名残障人士,推出的"vivo看见"AI视觉辅助系统实现每秒30帧的实时环境识别,被中国残联列为推荐辅助工具。
正如网友在vivo官方视频下的评论:"真正的强者从不用踩低别人证明自己,时间会给出所有答案。"这场维权战不仅关乎企业尊严,更将成为净化网络商业环境的里程碑事件。
参考资料:
微博热搜榜、国家网信办通报文件、Counterpoint市场报告、vivo官方技术白皮书(首图由百度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