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0月14日讯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正式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明确提出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推动SoC、CPU等核心芯片在终端产品中的深度应用,为智能终端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核心芯片布局:覆盖三大技术路线
方案围绕手机、计算机、智能眼镜等终端产品需求,加速SoC、CPU等核心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全面覆盖X86、ARM、RISC-V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同时,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推动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近存、存内计算等新型存储技术,全面提升芯片平台的算力与能效比。
行动方案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根据方案,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千万台以上。这一目标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巩固上海在全球智能终端领域的领先地位。
十大核心行动:推动终端产品与关键技术双突破
1. 终端核心产品打造行动
- 人工智能计算机: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推动传统计算机向智能计算机转型,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 人工智能手机:引育终端品牌,强化端侧推理能力,鼓励AI原生操作系统研发,打造具备实时场景理解的智能助理。
- 智能算力终端:开发大模型轻量化推理一体机,打造智算服务器产业集群,实现百亿级规模。
- 机器人终端:支持人形机器人研发与量产,推动工业机器人整零协同,加速消费级机器人产品渗透。
- 智能眼镜:围绕AR、MR、VR打造头部品牌,突破多模态交互、空间计算等关键技术。
- 卫星互联网终端:构建覆盖海洋、航空等领域的终端体系,打造十万级卫星终端生产规模。
- 银发经济终端:发展人工智能助听器、智能导盲设备等创新产品,推动终端在养老领域应用。
- 工业终端产品:研发工业控制、工业检测等终端,推动智能工厂生产模式变革。
- 未来终端研发:布局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制未来终端概念样机。
- 新型消费终端:依托AI技术催生智能车载终端、智能教育终端等“新物种”。
2. 终端关键技术筑基行动
- 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加快SoC、CPU布局,支持端侧GPU发展,突破3D异构集成技术。
- 端侧模型性能:打造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实现与云端大模型接近的智能化水平。
- 软硬件协同创新:推动芯片、模型、终端企业深度合作,提升端侧模型运行效率。
- 智能模组能力:强化多模态感知,开发集成端侧模型推理能力的边缘计算模组。
- 下一代显示技术: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
产业生态优化:打造全球竞争力
方案还提出通过提升品牌竞争力、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加快产业集聚、强化金融支撑等措施,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例如,鼓励国际消费电子展会在沪举办,加大对上海终端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加大融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
此次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智能终端产业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全球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