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亚太药业控制权变更:溢价46%转让,医药互联网大佬接盘

时间:2025-10-14 18:19:04 来源:猛犸资本局 作者:猛犸资本局


10月13日,亚太药业(002370.SZ)发布多份公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控制权拟变更的事项。这一变动不仅涉及股权的转移,更可能预示着公司未来战略方向的调整。

根据公告,亚太药业的控股股东富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汉贵投资,已与星浩控股及星宸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富邦集团和汉贵投资计划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亚太药业14.61%股份,共计1.09亿股。此次转让的价格定为8.26元/股,合计总金额高达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转让价格较9月26日停牌前的公司股价5.67元/股,溢价约46%,显示出市场对亚太药业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

协议转让完成后,亚太药业的控股股东将由富邦集团变更为星浩控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将由宋汉平、傅才、胡铮辉组成的管理团队变更为邱中勋。邱中勋作为数字化医药产业平台“药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其入主亚太药业无疑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邱中勋为何看重亚太药业,以及未来亚太药业和药兜科技的业务将如何协同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电话联系了亚太药业证代处。对方表示,由于控股权刚刚发生变更,协议尚未完成,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此次变更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具体帮助尚无法定论。

近年来,亚太药业业绩承压,公司从2019年开始出现扣非净利润连年亏损的情况。尽管2022年富邦集团入主后,亚太药业的扣非净利润有所减亏,但依旧未能走出亏损的泥潭。此次控制权的变更,或许正是亚太药业寻求突破、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契机。

在公布控制权拟变更事项的同日,亚太药业还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根据预案,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星浩控股发行不超过1.37亿股股票,占本次发行股票前公司总股本的18.37%。此次发行价格为5.11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

对于此次发行股票的目的,亚太药业在预案中明确表示,首先是巩固公司控制权,提振市场信心,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同时,也为满足公司谋求业务转型的迫切需求,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与市场竞争优势。

10月14日,亚太药业股价复盘后一字涨停,报收6.24元/股,上涨10.05%,显示出市场对亚太药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图源:图虫创意


医药互联网平台大佬接盘,亚太药业或迎新机遇

据2025年半年报介绍,亚太药业主要从事医药制造业务,包括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化学制剂业务主要分为抗生素类药品和非抗生素类药品两大类,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拥有114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然而,近年来亚太药业业绩承压,其从2019年开始出现扣非净利润连年亏损的情况。据Wind数据,2019年至2024年,亚太药业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

近年来,亚太药业股东结构变动频繁。2021年11月,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无控股股东。2022年4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富邦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宋汉平、黄小明、傅才、胡铮辉4名自然人组成的管理团队。然而,这些变动并未能立即改善公司的业绩状况。

2025年上半年,亚太药业扣非净利润亏损持续,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2亿元,同比下降31.48%;归母净利润约1.05亿元,同比增加1820.97%;但扣非净利润仍为-4886.22万元。亚太药业在半年报中分析称,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本期出售全资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所致。剔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等的影响,公司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24.31%,主要系报告期内受集采、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亚太药业新控股股东星浩控股成立于2025年7月3日,主营业务为以自有资金从事对外投资活动,邱中勋为星浩控股的实际控制人。据悉,邱中勋为医药行业的资深人士,是数字化医药产业平台“药兜科技”实际控制人。药兜科技自2016年起正式运营,是浙江星汉博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医药产业数字化品牌。药兜科技通过创新的“平台-自营-零售”模式,推动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药兜科技已与近千家药企建立合作关系,代理1000多种优势药品品种,直接触达近60万终端及终端客户,自营业务用户数超过25万家,累计交易规模已超过600亿元。

亚太药业在《预案》中指出,新药研发与可及并重是创新药业务模式闭环的关键。线上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企业通过医药供应链与医疗服务能力的深度融合,以及医疗AI大模型的技术驱动,显著提升创新药的患者可及性,已成为广大药企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亚太药业认为,药兜科技在新药商业化环节能够对公司进行充分赋能。


应对转型迫切需求,亚太药业布局新药研发

业绩持续承压,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也是为满足亚太药业谋求业务转型的迫切需求。亚太药业在《预案》中指出,当前传统化学仿制药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业务转型需求迫切。

亚太药业在《预案》中介绍,2018年以来,我国加速了医药创新的步伐,上市的进口原研药物和国产自研药激增,创新药市场规模稳步增加。化学仿制药的市场份额持续走低,在整体药品市场中从60%下滑至52%,在化学药市场中从79%下滑至74%。一致性评价批准量和过评品规的快速上升,带动一致性评价过评品种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一致性评价工作的继续深入,部分低质量仿制药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落地执行,集采中选品种的替代效应显现。

亚太药业介绍,公司目前生产的制剂产品以化学仿制药为主,截至2025年9月,公司拥有114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含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19个,已进入国家集采的产品3个。公司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启动较晚,且主要产品多存在于竞争激烈的领域,近年来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公司业务亟待由传统仿制药向高端仿制药、创新药方向转型,以提高盈利能力。

亚太药业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包括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等。具体而言,拟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拟使用5.5亿元用于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这些项目将涵盖双矛I型、III型FIC抗肿瘤生物药、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利培酮微球、LRHR长效制剂、帕金森长效制剂、双重机制神经疼痛药等产品管线。

亚太药业在《预案》中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从传统化学仿制药为主,逐步向改良型新药、1类创新药研发方向布局和转型。这一战略调整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撰文丨林昀肖

编辑丨宋然

版式丨陈溪清

-END-

BD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诺诚健华港股跌9%

国庆珠宝消费火热:金价频创新高,有消费者后悔之前买少了

转载|商务合作

后台留言或加微信:yesornolab


看官觉得不错的话,点赞点在看给小编加一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