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爱科百发三度冲刺港股IPO:现金储备告急,核心产品靠引进

时间:2025-10-20 12:07:07 来源:尺度财经 作者:尺度财经

文 | 杨万里

2021年,爱科百发首次冲刺港股IPO以失败告终;2023年,转战科创板IPO同样折戟沉沙。如今,在现金储备不足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严峻背景下,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发起第三次IPO冲刺。

连亏多年,多轮融资快“耗尽”,现金储备不足1亿

爱科百发,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和儿科疾病医疗需求的生物制药公司,其资本市场之路可谓“曲折”。

2021年6月末,爱科百发首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但不久后便主动终止了港股上市进程,转而投向A股市场。

2023年4月,爱科百发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然而,次年1月上旬,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了其发行上市审核。

在连续两次IPO未果的情况下,爱科百发并未放弃,于今年9月中旬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爱科百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9673.6万元,不足1亿元。回顾过去,2023年度、2024年度,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53亿元大幅下降至4809.4万元。

在账上现金短缺的情况下,爱科百发的支出却居高不下。公司的大部分成本来源于研发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其中,研发开支是最大的成本项,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占经营开支总额的比例均超过70%。

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公司研发支出高达8613.8万元,行政开支也有1943.4万元,两项合计超过1.05亿元。爱科百发手中的资金显然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

另一方面,爱科百发的经营性现金流也持续承压。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28亿元、-1.887亿元和-0.717亿元。

爱科百发为何难以“造血”?原因在于公司当前没有营收,利润持续亏损。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爱科百发仅在2023年实现了670.1万元的营收,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收入均为0;同期,公司持续亏损,亏损合计超过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爱科百发在招股书中透露,公司已动用全部天使轮至B轮融资所得款项,并已使用前C轮、C轮、C+轮及D轮融资所得款项约80.29%。公司还坦言,即使完成IPO上市,仍可能需要取得大量额外融资以支持公司营运及扩张。

押宝“罗氏弃药”,2款核心产品均为授权引进,自主研发能力遭质疑

爱科百发缺钱的最核心原因在于公司目前没有可销售的产品,开发的药物均尚未实现商业化。

爱科百发已开发6种候选药物的管线,其中有3个为核心管线。3个核心管线中的2款为核心产品,分别是齐瑞索韦(AK0529)和AK3280。这两款核心产品均未实现商业化,其中齐瑞索韦(AK0529)距离商业化较近。

齐瑞索韦(AK0529)属于首创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候选药物。2025年8月,爱科百发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关于齐瑞索韦用于治疗1至24个月婴儿RSV的NDA申请。

齐瑞索韦在市场上还有个称呼,即“罗氏弃药”。该产品由爱科百发创始人邬征在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工作时牵头开发。后来,罗氏进行战略调整,退出了该品种的后续研发工作。邬征便带着这款药(代号AK0529)离开了罗氏,创办了爱科百发。2014年,爱科百发从罗氏引进了AK0529的全球所有权利授权。

邬征曾在访谈中提到,罗氏不愿意持续投资RSV管线的原因包括RSV市场相对较小且属于儿童药。

当前,RSV治疗药物全球市场并不算大。截至2024年,市场规模不到人民币3亿元。即使按照机构预测值,到2026年市场规模也不到人民币60亿元。

而在上述市场中,齐瑞索韦面临诸多潜在竞争对手。就RSV预防而言,帕利珠单抗、尼塞韦单抗及克莱罗韦单抗是目前全球三款已获批准用于预防RSV的药物。

同时,存在可替代的治疗方案。比如,今年5月份,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份关于保护婴儿免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免疫产品的立场文件,并建议接种以保护婴儿的孕产妇疫苗、给婴儿接种长效单克隆抗体。

另据媒体报道,全球已获批上市的3款RSV疫苗分别是葛兰素史克(GSK)的Arexvy疫苗、辉瑞的Abrysvo疫苗、莫德纳的mRESVIA疫苗。国内方面,超过十家企业布局了RSV疫苗,其中成都华仁康/迈科康生物布局的研发进展最快,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有观点认为,当一系列RSV疫苗密集推出时,可能会对齐瑞索韦的商业化前景造成影响。

现在,齐瑞索韦(AK0529)被爱科百发称为全球最先进、最具潜力的首创RSV治疗候选药物。这款药离上市就差最后一步了,但是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能否给公司带来商业价值,很快就能见分晓。

爱科百发的另一款药AK3280是一款IPF药物,也是“买来的”。该产品是处于II期概念验证后临床阶段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于2018年从基因泰克、罗氏及Intermune引进全球权利授权。

2024年,IPF药物全球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491亿元。相比RSV药物市场,当前IPF药物市场规模较大,但爱科百发的AK3280距商业化还有一段路程。

全球有三种IPF第二代吡非尼酮化合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分别是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的伊非尼酮(HEC585)、PureTech公司的Deupirfenidone(LYT-100)、爱科百发的AK3280。上述在研产品均处于临床II期阶段。在首次发布日期方面,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和PureTech公司在时间上更早于爱科百发。

整体来看,爱科百发看重的2款核心产品都靠“授权引进”,即“买现成的技术或药物权益”。然而,这种模式现在越来越难了。

一方面,国内制药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在不断增强,靠“国外先上市,然后引进来”的模式赚取差价的空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是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靠引进专利的模式难有较强竞争力。

在爱科百发此前科创板IPO过程中,上交所曾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爱科百发说明“授权引进模式下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

综合来看,爱科百发押注的药物均未实现商业化,公司账上资金捉襟见肘。这次港股IPO成了企业生存的关键,而公司引进的2款核心药能否商业化也决定着公司未来的走向。爱科百发能否成功通过港股IPO,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