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全球铜价飙升:供需失衡与抢购潮背后的深层逻辑

时间:2025-10-02 10:07: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丨赖镇桃 编辑丨李莹亮

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矿山因泥石流事故停产,成为点燃全球铜市行情的导火索。10月1日,LME伦铜价格报10360美元/吨,较9月25日触及的10485美元/吨仅一步之遥。年初至今,铜期货价格累计涨幅达18.5%,沪铜更在9月30日创下83820元/吨的年内新高,月内涨幅近5%。


机构集体上调铜价预期,供应短缺警报拉响

高盛在9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将2025-2026年全球铜产量预期从“过剩”修正为“短缺”,直接原因正是Grasberg矿山的生产中断。摩根大通预测,第四季度LME铜价平均将达11000美元/公吨,远高于7月预测的9350美元,且明年初可能进一步上涨。法国兴业银行商品专家更是警告:“铜将出现自2004年以来最大的供需赤字。”

这场由矿难引发的“黑天鹅”事件,为何能掀起全球铜市的巨浪?是真实的供需失衡,还是市场炒作的结果?

全球铜供给链接连受挫,三起事故冲击供应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铜矿事故频发:

  • 5月下旬,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发生矿震,2025年产量指引从52万~58万吨下修至37万~42万吨。
  • 7月底,智利埃尔特尼恩特矿因地震导致矿井坍塌,智利国营铜业公司宣布今年产量缩减30万吨,较预期低11%。
  • 9月8日,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大规模湿性矿料涌出事故,7名工人被困,2人死亡,自由港公司立即暂停作业。
  • 9月24日,自由港公司公告称,Grasberg矿山因泥石流停产,启动不可抗力条款,预计2025年四季度减产20万金属吨,2026年减产近27万吨,最早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水平。

兴业研究有色金属行业高级研究员胡道恒指出,Grasberg矿场事故对今明两年全球铜矿供应的影响显著,预计将分别造成0.9%和1.1%的供给损失。能源管理顾问公司Wood Mackenzie铜研究主管Charles Cooper更警告,三起矿山事故或将使今年铜产量减少约6%。

印尼矿业困境:国有化压力与加工瓶颈并存


Grasberg矿山事故后,运营方自由港公司股价一周内跳水超20%。该矿山贡献了自由港近30%的铜产量和70%的黄金产量。更严峻的是,事故可能促使印尼政府进一步收紧国有化要求——目前印尼政府通过国有矿产公司持股已达51.24%,自由港仅持有48.76%。

印尼的矿产政策也在收紧。2023年起,印尼禁止铜精矿出口,除非兑现冶炼厂产能建设以获取阶段性出口配额。但现实是,印尼的提炼、加工能力尚未跟上。Petromindo数据显示,印尼铜储量全球排名第10,但精炼铜产量仅排第16,甚至落后于无铜储量的日本、韩国和德国。

国投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肖静透露,自由港为Grasberg铜矿配建的Manyar冶炼厂投产进程多次延迟,Gresik冶炼厂夏季又发生制氧事故停产。上半年,印尼“有矿但加工设施没跟上”,下半年则是“冶炼厂启动了但矿区停工、原料跟不上了”。

铜价“高烧”能否延续?供需两端博弈升级


铜价能否持续疯涨?从供应端看,ICSG近期可能大幅下调今年铜精矿增量预期,2026年增量也将受印尼矿山事故影响而下调。从需求端看,新能源和AI浪潮正释放新需求:每辆电动汽车所需铜是传统汽车的三到四倍,AI数据中心和电网升级也将推高铜消费。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为2700万吨,2030年将增至3100万吨。

高盛在研报中形容:“铜是未来的新石油”,并预计今年12月底伦铜价格为每吨9700美元,有上行风险,或稳定在10200美元至10500美元之间。花旗也将今年四季度伦铜价格预测从10000美元/吨上调至10500美元/吨。

胡道恒认为,铜价走高并非短期波动。中长期看,供应中断、精矿供应紧张、冶炼减产和美国以外地区库存紧张,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铜价在宏观面和基本面均具备上行动能。但肖静提醒,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市场,下半年国内需求可能不太乐观,尤其国庆假期后可能出现抛压,铜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