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奶茶‘窜稀营销’引争议:社交平台兴起,消费者质疑宣传不良

时间:2025-09-19 15:13:51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9月18日消息,近期社交平台上兴起一股奶茶“窜稀营销”风潮。在相关博主发布的视频中,购买一杯奶茶时,店员会附赠一摞纸巾,并暗示“因为添加了益生菌或果蔬成分,喝了可能会腹泻”。这种营销方式迅速引发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对宣传导向的质疑。

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多个奶茶品牌均发布了类似视频。有消费者表示担忧:“做这种营销,我更怀疑是食物不干净。”


截图自小红书

“畅轻”奶茶密集上新,品牌跟风明显

今年以来,奶茶市场密集推出“畅轻”款产品,通过添加果蔬或益生菌成分,主打“润肠通便”概念。部分品牌在产品详情中明确标注:“脾胃虚弱人群请酌情饮用。”

具体来看,2月沪上阿姨推出“PUPU西梅”系列产品,并同步发售毛绒马桶、毛绒马桶橛子、毛绒厕纸三款周边玩具;3月茶百道官宣超级蔬食轻畅系列;7月初奈雪的茶推出“奈雪畅畅小绿瓶”,主打“轻松通畅”;7月中瑞幸推出乳酸菌美式,宣称“畅享轻‘腹’担”“0脂低卡”;8月初茶颜悦色宣布,购买近70款现制冰饮加0.99元即可享用“活性益生菌版”特制饮品。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分析,新茶饮品牌集中推出畅轻款产品,核心原因是市场跟风——某品牌相关产品热销后,其他品牌迅速跟进。同时,新茶饮消费群体中女性占比较高,该群体对体重管理需求强烈,对“畅轻”类产品关注度较高。

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指出,“畅轻”概念流行主要依赖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润肠通便效果,满足快节奏、高压力职场人士的需求。这得益于供应链和技术成熟,食材原料应用成本降低。

“窜稀”成热门营销方式,专家警示风险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社交媒体上多个账号发布奶茶“窜稀营销”视频和图文,涉及茶颜悦色“加0.99元得一份益生菌”、古茗果蔬系列、COCO火龙果酸牛奶、奈雪酸奶昔、blueglass等品牌。

相关视频呈现方式为:博主购买奶茶后,店员附赠一摞纸巾;博主饮用后拍摄找厕所画面,并配文“没有一口千亿活菌是白喝的”。评论区中,有网友提问“真会拉肚子吗?”,也有网友表示“喝了好几次,很正常,没什么反应”。

部分消费者对“窜稀营销”表示不满,认为宣传导向不良:“做这种营销,我更怀疑是你们食物不干净。”

林岳分析,“窜稀”营销切中了爱美人士的需求,暗含排毒、瘦身功能,但靠喝奶茶达到这些效果显然不够。此类噱头模糊了食品与保健品的边界,且缺少风险警示,如可能引发腹泻、菌群失衡、肠胃紊乱等,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效果不同,不利于品牌可持续发展。他建议品牌方在产品研发、配方比重等方面谨慎行事,避免过度宣传;消费者面对宣传也要保持理性。

李维华透露,商家通常不会直接提及“窜稀”相关表述,而是通过社交平台以“消费者体验”形式间接传递产品效果。平台上部分“消费者体验”内容实际来自企业注册的小号或专业推广人员,内容多包含“饮用后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等表述,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猎奇营销风险高,或引发负面舆情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指出,多家新茶饮品牌集中做“窜稀营销”,是试图借猎奇话题突围同质化竞争,利用社交媒体“争议即流量”的特性快速吸引关注,降低获客成本。

但他同时警示,这种营销方式风险极高:一方面,刻意关联健康风险易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损害品牌信任度;另一方面,将负面生理反应娱乐化可能被指责“低俗营销”。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甚至波及整个行业,可谓得不偿失。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周怡
编辑 陶玥阳

猜你喜欢